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各地动态

河南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日期: 2005-06-15 14:20 作者: 王超群 来源:河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风调雨顺逢盛世,又是一个丰收年。有关部门传来好消息:今年河南省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据省农调队预测,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将达到2620万吨,比去年增加100万吨,增幅4%,小麦总产量为2594万吨,比去年增加113万吨。

  河南省夏粮丰收,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新贡献。

  回眸余热未尽的夏收,我们真切感受到,正是因为中央关心、干部用心,才换来了今天的丰产丰收,使广大农民群众笑得更开心!

  深情倾注七千万农民

  河南是共和国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的粮食丰收,不仅关系到本省近一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省委、省政府对“三农”给予了高度关注,倾注了更多心血。

  省委书记徐光春到河南履职的第一天,就明确提出,今后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思路,首先就是要更加重视“三农”问题。他饱含深情地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问题更是农民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谈不上全国的小康。在今后的日子里,省委、省政府将更加关注“三农”。

  在9天后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代表省委、省政府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强调,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就在这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郑重宣布:从2005年起,全省全部免征农业税!

  一时间,7000多万农民奔走相告:沿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取消了!此时,多少人眼中泛着激动的泪花,多少人高呼:共产党万岁!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惠农、支农政策不断出台,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继续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1.6亿元专项资金,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府还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把土地出让金收益中的30%用于农业基础建设;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并决定将现有的中央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70%,集中投向24个粮食生产大县和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县,打造粮食核心产区。

  尤其让广大农民振奋的是,今年5月13日,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郑重承诺要扎实办好十件实事,其中有九件涉及“三农”问题。

  河南省长李成玉强调,要坚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推动十件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出成效,真正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就在麦收即将到来之际,省委书记徐光春又专门召开“三夏”工作协调会,对做好“三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语重心长地说,各级领导要从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搞好今年“三夏”工作的重要性。搞好夏收夏种工作不仅关系到我省广大人民的吃饭问题、农民增收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河南的粮食生产有保障了,全国的粮食生产就有了保障,就可以使党中央、国务院放心。

  省领导谆谆告诫各级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高度,从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的高度,从事关党的执政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三夏”工作的重要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一项项政策,一项项举措,无不向世人昭示,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民的拳拳爱心,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强大信心和决心。

  风调雨顺遂人愿

  沐浴着政策的春风,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及我省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的利益驱动,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过去的抛荒地都成了“抢手货”。不少地方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农民抢农时、增投入和扩大粮食生产的喜人景象。同时,种粮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及时调整其他作物改种粮食,也促使夏粮种植面积的增加。

  根据抽样调查核实:我省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达7506万亩以上,较上年增长2%左右;小麦播种面积达7410万亩,比上年增加126万亩。

  去冬今春,一些小麦发生病虫害先后“捣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省领导多次对小麦生产作出指示,要求加强田间科学管理,控制和减轻灾害。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及时派出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消灭病虫害,扭转了夏粮生产的不利局面。

  仿佛被河南人誓夺农业丰收的决心和干劲所感动,今年夏粮生长期间,老天似乎很眷顾中原大地,基本上“风调雨顺”,让小麦在较为有利的气候下茁壮成长。

  越冬前,河南省气温偏暖,小麦分蘖多,前期苗情普遍较好。但由于南部地区播种时间偏早,冬前出现1400多万亩的旺长小麦。入冬后的强降雪和强降温天气,尽管使部分旺长小麦遭受了冻害,但对小麦旺长趋势起到了强有力的抑制作用。对此,有关专家的评价是,冻害的出现,对小麦生产“利大于弊”。

  随着开春气温回升,墒情普遍良好,小麦返青、拔节正常。而5月15日到5月17日的全省范围的强降雨,一下解除了4月份以来的旱情,为小麦灌浆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而且当时的气温基本稳定在小麦最佳的灌浆温度,使大部分小麦颗粒饱满,长势喜人。

  就在麦收之前,人们还普遍担心:麦收时是否会出现灾害性天气,让丰收的愿望落空。令人欣慰的是,从5月底豫南“开镰”到6月14日夏收基本结束,艳阳高照,虽有短暂的降雨,只是为忙于夏收的人们驱走了一些暑热。

  丰收的果实颗粒归仓,从省领导,到各级干部,到广大农民,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