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机办在农机跨区作业中 打造“明星服务队”服务品牌
山东省农机办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做好做强为民服务的文章,围绕农民关心的农机跨区作业,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创建“明星服务队”服务品牌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目前在全省1600个农机跨区作业队中创建“明星服务队”148个,参加队员18000人次,联合收割机8800台次。这些“明星服务队”的踪迹不仅遍及齐鲁大地,而且南到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北及天津、河北、内蒙等小麦主产区,横跨大半个中国。他们除了承担为机手考察跨区作业市场、解决纠纷、联系地块、调试与维修作业机械、联系油料等服务外,更重要地就是为农民搞好优质服务。作业前,“明星服务队”对每台作业机械都做好检测、维修和保养,对可能影响作业的机械部位和零部件,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调整,确保作业期间不出现事故和安全隐患;作业中,“明星服务队”派出技术人员,配备服务车辆、通讯工具等,进行跟踪服务,对所属机手提供配件应、联系住宿、代存现金等。他们始终把用机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到一地总是按用户要求,根据小麦的成熟程度、稀疏、高矮,合理调整收割机的行进速度、割幅大小、割茬高矮,降低麦粒损失率,从不蒙骗欺诈用机农民。此外,各“明星服务队”纷纷开展帮贫扶困活动,为烈军属、贫困户免费收割6—8亩小麦。在播洒爱心和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群众真心信赖和希望。“明星服务队”所到之处,受到省内外群众的热烈欢迎,不少“明星服务队”收到了农民赠送的锦旗和表扬信。农业部司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对山东省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的做法给予肯定。2004年,山东省农机办被全国跨区机收领导小组评为“全国跨区机收先进单位”。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山东省农机化工作的闪光点,成为展示农机作用、宣传农机化地位的精品工程。
在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中,省农机办始终将“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宗旨,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促进了农机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科学界定“明星服务队”标准,使其具有优质服务的能力。为使“明星服务队”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替群众排忧解难的典范,省农机办对参加争创“明星服务队”的范围、条件、评选程序、表彰办法及组织领导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要明确分管领导、抽调相应的技术人员,配备必要的服务车辆和通讯工具等。并把“讲服务、讲文明、讲信誉、讲质量”作为创建“明星服务队”活动的中心内容,要求服务队成员遵守职业道德,守合同,重信誉。二是积极搞好服务,为“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每年跨区作业前,各地农机部门都积极协助跨区作业队做好考察跨区作业市场、签订跨区作业合同、检修作业机具、选择作业路线等各项准备工作。发挥农机化培训学校和遍布乡镇的农机服务站等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安全操作、维修使用、作业标准、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培训和跨区作业技能比赛,提高作业队机手的业务技能。跨区机收期间,农机管理部门开通热线电话,坚持24小时值班,对外出跨区作业队所遇到的困难或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当好作业队的娘家人。三是进行强势宣传,提高“明星服务队”的社会认知度。省农机办每年都通过下发文件、电视报道、杂志刊登、网上公布等有效形式,对“明星服务队”进行社会宣传。向“明星服务队”授予印有“山东省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字样的统一标志旗,并在跨区作业开始时,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与此同时,省农机办还在山东农机化信息网上开设了跨区作业专栏,对“明星服务队”在跨区作业中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宣传报道。跨区作业结束后,省农机办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明星服务队”予以通报表彰,为“明星服务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对“明星服务队”跟踪考核,动态管理。每年三夏期间,山东省农机部门都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跟踪考察,主动征求用户对“明星服务队”的意见,掌握“明星服务队”的活动情况。跨区作业结束后,省农机办召集部分基层农机管理人员、“明星服务队”的组织者和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举行座谈会,对跨区作业工作及“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明星服务队”重新进行申报审核,不合格的撤销其“明星服务队”称号并收回标志旗。从而使“明星服务队”名符其实,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