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各地动态

辽宁省农委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10件实事惠及农民

日期: 2005-05-08 00:00 作者: 来源:辽宁金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辽宁省农委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解决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为农民办实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头等大事,作为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动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2005年为全省农民办10件实事:

  1、认真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

  省委、省政府已决定,2005年对农民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省农委作为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职能部门,将与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把党的温暖及时全部送到千家万户。认真抓好种粮农民直补资金的发放。全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6.35亿元,补贴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杂粮5种粮食作物,比2004年增加1.27亿元,提高10个百分点,每亩不低于6.70元,将于6月底之前全部发到农民手中。继续实行农民购置农机补贴政策。补贴金额达到3450万元,比2004年增加1900万元,重点补贴23个优质粮食产业项目县区的农民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直接受益农户达到3500户,新增机耕能力500万亩。继续实行良种补贴政策。补贴金额达到15275万元,其中高油大豆每亩补贴10元,专用玉米10元,优质水稻15元。

  2、百万农民上网工程让农民踏上信息直通车

  全省实现电脑上网农户8万户、上网行政村2000个,可获取互联网信息服务农民超过100万户。省农委与中国网通辽宁分公司联合推出16808080“金农热线”声讯服务平台,汇集了市场供求、价格行情、生产技术、政策法规、农资、致富、教育、科普、医疗、旅行、生活等丰富的信息资源。农民拨打特服号码快速获取所需农业信息,提供工作日早8:00至晚8:00人工服务、365日全天候无休自动语音服务和专家在线服务。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市话收费,免收长途话费,并享有定制包月信息服务和外呼服务等优惠服务方式。

  3、提升科技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全年开展“组织大下乡 促进大落实”活动,动员全省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2.5万班次,培训500万人次,举办科技大集1000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万册、农业科技书籍30万册、宣传单500万份、VCD光盘10万片。省农委还成立了14个讲师团在全省巡回讲课,指导农民生产。全省科技增收达到亩均百元以上。大力实施“兴机富民工程”,向全省农民推广13项农机耕作新技术,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500万亩,实现亩增产25公斤,节本15元的目标。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力争达到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8万人目标,人均转移增收5000元。

  4、科技入户工程加速成果转化

  省农委把科技入户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直接面向农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通过建立“行政单位+科研院所+推广部门+示范户”的新机制,“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的新模式,“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新格局,向全省推广13个主导品种和13项主推技术,培育50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万农户,使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

  5、测土配方施肥让农民受益无穷

  全省集中开展 “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测土服务到田间,采集土样1万个,指导60万农户在500万亩耕地实施测土施肥技术,重点解决当前肥料利用率低,降低肥料成本等问题。可节省肥料3万吨,亩均1.2斤;增加效益4.2亿元,亩增84元。

  6、推广农村能源实用技术,建设生态家园

  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2.6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5处、 “吊炕”10万铺, “被动式太阳房”1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6万平方米。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使3万农户用上优质、可再生资源,10万农户用上高效节能炕灶,引导农民应用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建设和谐美好生态家园进程。

  7、“四大工程”惠及40万贫困人口

  今年,省农委将重点推进四大工程,确保完成稳定解决4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一是实施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投资2亿元,每个村财政扶持资金40-50万元,建成特色产业化基地村,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实施移民脱贫工程,安排异地移民3200户、1万余人,每户移民动迁补助费1.2万元,同时将移民扶贫与防氟改水、小城镇建设和整村推进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偏远山区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问题。三是实施“新长城工程”试点,建立在校贫困大学生自强组织,直接资助30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四是实施“天使工程”,对全省44个县(市)、1500万农村人口实行远程会诊,农民在家就可享受到中央和省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

  8、打假扶优护农让农民用上优质农资

  从3月份起,省农委联合公安、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种子、农药、化肥、农机专项治理,加强价格监控,严肃惩处乱涨价的行为,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同时,省农委组织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通过举办各类农用生产资料展销会、现场会、推介会,向农民推荐和介绍优质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和农膜等,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和农资供优“诚信诚诺”活动,实施种子连销店等形式,保障农民用上放心满意农资。

  9、发展绿色农业让全省人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开展全省65个农业县(市、区)环境评价工作,实现耕地、果园等检测和评价总面积6800万亩。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重点抓好20个优势优质农产品示范县和100个示范区的建设,不断扩大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量。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努力使全省人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10、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有效增收

  省农委将以项目推动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八大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力推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通过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促进农民增收。预计全省优质水果增加15万吨,设施蔬菜增加40万亩,花卉增加5万亩,中药材增加15万亩,食用菌增加10万吨。发展上述5项特色产业,可实现农民增收27亿元,人均1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