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加大服务促春耕依靠科技保高产
辽宁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2004年全省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实现了二位数增长。今年省政府提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600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施,今年辽宁省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从强化支农各项配套服务工作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广各种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增加种田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一、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及国家的“二减免三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因不交农业税减负5.7亿元。同时增加粮食直补资金,全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比例由上年的40%提高到50%,补助金额为6.35亿元,较上年增加1.27亿元。省财政安排1800万元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重点是23个优质粮食产业项目县区的农民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春季机具补贴的重点是玉米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两种机型,补贴比例达到30~50%,补贴规模达到300万元。此外,省财政还安排500万元用于阳光工程培训、1000万元用于无公害绿色食品开发、5000万元用于特色产业开发、1200万元用于省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国家及省、市新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鼓舞下,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对土地的珍惜程度增加,对科学技术的渴望程度提高,积极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寻求致富信息。尽管种子、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扬,但农民购买优质农资的热情不减,舍得向土地投入,纷纷表示,要早开犁,种好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春耕生产所需资金到位率高。今年辽宁省春耕所需资金为142亿元,其中农民自筹67.9亿元。目前,全省各级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已达96.3亿元,同比增加14亿元,总量已超过春耕贷款计划总额。为了确保春耕农业生产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今年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立足点,大力支持农户种植、养殖和农畜产品加工,积极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全省小额信用贷款农户由上年的132万户增加到180万户,联保贷款农户由上年的58万户增加到80万户。在贷款方式上,实行“柜台延伸”,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上门服务,把贷款直接送到农民手中。
三、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科学种田技术。从去年冬季开始,各地按照省农委制定的全省农业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动方案的要求,通过讲师团进村入户、举办科普之冬、赶科技大集、科技大篷车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把先进的科学种田技术送进千家万户,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入春以来,各地要按照省里科技入户工程春耕行动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各项措施,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现培育50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万个农户的目标。省农委在备耕期间,认真做好全省粮食生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落实工作,向全省公布了20个优质专用玉米、6个高油大豆、15个优质水稻品种,引导农民扩大优质高产安全品种种植面积。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大垄双行栽培、药剂除草免中耕、无纺布旱育苗、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农业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今年省财政投入100万元,在全省20个县(市、区)500万亩农田中实施测土施肥技术,指导农户60万户。项目实施后,全省农民将节省肥料3万吨,农产品增加效益近4.2亿元,平均每户增收节支700多元。4月6日,省农委在昌图召开了 农机春耕生产暨精量播种现场会,现场展示了28种不同型号的精量播种机,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推广农机节本增效技术。目前,全省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1000班次,培训340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万份,举办科技大集1063次。检修拖拉机4.7 万台,农具6.2万台套。
四、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管理,依法供优护农打假保春耕。今年,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采取措施,加强农资价格监控,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全省农业系统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做好优质农资的宣传推介和供应工作。3月14日—16日,省农委召开了春季农机具展示暨补贴现场会,国内外6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的20多个品种共1800台套的农机产品参展,有1.1万余名农民参加了大会。现场补贴精量播种机500台,水稻插秧机200台。 3月18日—20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东北(沈阳)国际高新农业生产资料交易会,有230余家企业,近200台各种农用机械和1300余种农资产品在展会上亮相。展会期间,共有257种种子,66种农药,55种肥料、75种农用机械被省农委分别评为2005年度辽宁市场“放心种子”、“放心农药”、“放心肥料”、“放心农机”。3月下旬,省农委组织系统上下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省种子管理局把生产上表现良好的257个品种汇编成“放心种子”手册,标明了品种名称和生产企业,发放到农户手中。省内东亚、海禾、丹玉等知名种子行业龙头企业,对种子实行连锁经营,在为农民提供优质良种的同时,还有效地稳定了种子市场的价格。省植保站深入村屯、农村大集、农贸市场推荐优质农药共计195吨。省土肥站印发肥料技术宣传资料2万份,为农民技术咨询400余次,依法查处不合格肥料400余吨。省农机鉴定站组织人员抽查了省内主要农机集散地区的农机市场,重点检查拖拉机、柴油机、农机具等主要农机商品的质量。
五、强化指导,争抢农时,牢牢把握春耕生产主动权。今年春季,辽宁大部地区土壤底墒较好,耕层表情好于往年,为了引导农民抓住墒情,适时开展早播作业,省农委及时发布了春季全省土壤墒情预测与春耕生产建议,号召广大农民要密切注意农田墒情和地温变化,抢墒适时早播,切不可等雨开犁,以免延误农时。同时,针对辽西部分地区墒情略差的实际,推介了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抗旱保苗播种技术、覆盖保墒耕作技术、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等五项旱作节水技术,指导农民依靠科学,开展抗旱播种保苗作业。由于农业部门信息引导及时,技术指导到位,今年辽宁省春播形势喜人,播种进度快,质量好。截止4月18日,地处西部地区的葫芦岛市大田已经播种100.81万亩,完成计划播种任务的45%,其中所辖建昌县已播种大田作物57.8万亩,完成大田播种任务的87%,是近年来播种进度最快的一年。全市大田播种任务计划在4月25日前全部结束。
六、深入基层,强化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春耕生产的实际问题。3月1日至3月8日,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辽宁省农委由领导同志带队,组成14个调研工作组,每组配备了一个农业专家讲师团,奔赴全省14个市农村围绕开展“大宣传、大服务、大调研、大检查”四项行动进行了首次集中下乡活动,在省农委的统筹安排和各市的精心组织下,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活动期间,农委工作组深入到全省28个县、56个乡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提供春耕备耕科技服务、开展问卷调查等,建立联系户48户,走访贫困户27户,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47次,参与的基层干部群众1290人。活动期间,省农委与各市农委共同举办科技大集就达14场,参与农民6.1万人次;讲师团举办农民专业技术讲座107场,参加农民6206人。全省共发放各种农业科技书籍16.8万册,宣传卡、明白纸300万份,VCD光盘22160张,举办农业科技大集196场,参与农民86万人次,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1048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