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利用生物制剂帮助东南非洲国家有效控制红翅蝗虫
粮农组织6月24日宣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开展的紧急控制红翅蝗虫(red locust)灾害的行动已在坦桑尼亚取得了成功。该灭蝗行动首次在非洲大规模使用了生物制剂。
据介绍,红翅蝗虫平均每天能飞行20至30公里,摄取相当于其自身体重的食物,蝗群所到之处,各种庄稼、果蔬迅速遭到吞噬,一吨蝗群每天的食量相当于2500人的食物。最近,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都暴发了严重的红翅蝗虫灾害,其中坦桑尼亚的情况尤其危急。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设备,这些国家只得向粮农组织紧急求助。接到求助后,粮农组织调拨了1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资金,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也提供了近200万美元,用于开展空中勘察和控制行动。
坦桑尼亚受灾最为严重,有三个地区,其中包括一个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在该区1万公顷土地上使用了一种生物灭蝗剂。这种制剂中含有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的孢子,芽孢能够在蝗虫表皮萌发并穿透其外骨骼,然后,真菌从内部破坏蝗虫的组织,在4至10天内杀死蝗虫。该真菌也不会伤及其它昆虫、植物、动物和人类。
粮农组织表示,快速灭蝗行动显著,减少了坦桑尼亚红翅蝗虫的数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