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农牧局发布小麦病害警报
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上,严重时叶鞘、茎杆及穗部均能发病。该病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表面扩展,以吸器伸入寄主组织细胞内部吸取养分,并形成粉状霉层,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产量,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5%左右,严重发生地块减产30%以上。
据各县(市)植保站调查,稻茬麦田白粉病扩展蔓延迅速。截至4月16日,新乡市白粉病发生面积2.7万亩,平均病叶率2.4%,最高40%。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28日—30日新乡市有明显降水过程,加之新乡市麦田群体大,田间郁蔽,湿度较大,利于白粉病发生流行。各县(市)、区植保部门要认真做好小麦白粉病的监测防控工作,及时、科学指导大田防治,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防治指标:病株率15%或病叶率5%。
防治方法: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6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小麦赤霉病预防警报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型病害,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带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连阴雨或大雾、结露天气多,田间湿度大,将会偏重至大流行。
4月10日,新乡市农牧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农科教相关专家会商研讨会,根据今年小麦整体生长情况、4月中下旬天气情况、赤霉病菌源及适宜条件、小麦品种抗性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风险大,防控形势严峻,必须预防!
预测依据:一是菌源充足。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新乡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加之田间秸秆残留量大,利于赤霉病菌寄生,菌源充足。二是品种抗病性差。新乡市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没有抗性,个别品种高感赤霉病。三是天气条件适宜。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新乡市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有3次降水过程(4月20日—22日,28日—30日,5月3日—4日),非常适宜赤霉病菌侵染,对病害流行极为有利。四是苗情因素。受去年麦播前后连阴雨天气影响,晚播弱苗面积较常年有所增加。部分地块播量偏大以及冻害等多种不利因素造成小麦苗情整体偏弱,苗质不强,抗病虫能力低,利于病菌侵染。五是田间小气候适宜。新乡市是高产麦区,小麦长势良好,群体较大,后期田间郁闭湿度较大,加之灌溉条件良好,田间小气候适宜病菌侵染。综合以上分析,新乡市小麦赤霉病将呈偏重发生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必须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抽穗用药,连打两遍”的防治策略,实行科学防控。
防治方法:小麦抽穗露脸50%至扬花初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60毫升,对准穗部均匀喷雾。用药量要足,喷液量要大,喷洒要均匀,每亩地用水量在40—50公斤防效最好,若用水少则防效不佳。一定要打两遍药,首次喷药后间隔7天二次喷药,保证防治效果。如施药后3—6 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但是,切勿用药量过大,以免污染环境,又增加生产成本。施药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注意用药安全。
相关新闻
- 山东省成立国内首个省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 2017-09-27
- 贵州省荔波县积极开展2015年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2015-07-16
- 自治区水产品检测中心李主任一行到巴彦淖尔市抽检和指导渔业病害防治工作 2015-05-22
- 泗洪县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宣传月活动 2015-01-29
- 泰州推广药剂拌种防控小麦病害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