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返乡农民工“创业梦”
——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州州长向红琼
作为一名来自西部少数民族的基层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向红琼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新增就业1000万人,使创业、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时候,十分振奋。
向红琼说,2014年以来,仅国务院常务会研究促进就业创业的工作就达8次之多,李克强总理不下10次对大众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今年春节前夕,李克强总理到贵州省黎平县的返乡农民工服务站,他亲自为返乡农民工冲泡方便面、唠家常,嘘寒问暖,体现了一位大国总理心中装着农民工,时刻关心草根创业就业的民本情怀。
向红琼认为,鼓励和引导增长见识和本领的农民工回到农村带领乡亲们创业,不失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径。扶持他们发展家庭农场,创办龙头企业,为农业种植经营和管理人才打造职业农民,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返乡农民工是中坚力量。
“然而,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么一个客观的事实,使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乡土,进城务工就业,全国涌现了2亿多农民工。贵州一直以来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2014年,跨省外出务工人数超过600万人,从城市到乡村,祖国的大江南北都能看到贵州籍农民工的身影和足迹。”向红琼说,很多农民工兄弟在外打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和资本,点燃了创业的梦想。凭着对农村的感情,大家都希望家乡尽快发展起来,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享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向红琼表示,全社会应该呵护每一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梦想,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城镇化,让更多的子女守候在父母身旁,让更多的父母守望在孩子身边,让草根创业蔚然成风,开花结果。
向红琼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要尽早出台引导鼓励和支持中西部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特别是从财税、金融、人才、科技、培训、用地等方面,给予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些实实在在的差别化优惠政策。二是进一步加大支持西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力度,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进不了城、回不了乡的现实问题,为农民工回农村创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生力军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