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强降水影响分析
中国兴农网6月19日讯 6月15日-17日,安徽省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了夏种进度,但降水补充了沿淮淮北农田水分,有利于后期夏种作物的播种出苗;淮河以南地区雨量过大,影响早稻孕穗抽穗和一季稻幼苗生长,并加大了水稻后期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同时不利于旱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使棉花遭受涝渍害。
一、天气实况
6月15-17日安徽省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雨带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累计降水量:淮北不足50mm,沿淮和淮河以南大部50~160mm。
二、墒情变化
6月中旬前期,受降水不均影响,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其中沿淮淮北西部中旱,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土壤过湿;6月15日-17日的降水过程使沿淮淮北前期旱情解除,沿淮和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土壤过湿。
三、对农作物影响分析
目前安徽省夏玉米、夏大豆处于播种出苗期,一季稻移栽后陆续返青分蘖;双季早稻处于孕穗抽穗期;棉花处于现蕾期。6月15-17日的降水过程影响了夏种进展,但降水补充了沿淮淮北农田水分,有利于后期夏种作物的播种出苗,淮河以南地区雨量过大,对水稻、棉花以及夏播旱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水稻的影响。强降水时段不利于安徽省一季稻移栽工作的开展,且由于降水集中、强度较大,部分地区农田排水不畅,出现洪涝内涝,使农田受淹,影响早稻孕穗抽穗和一季稻幼苗生长,部分刚移栽的一季稻出现浮苗现象;同时强降水造成农田土壤肥力流失,并有利于水稻后期病虫害的发生。
对夏播旱作物的影响。降水使淮北地区农田表墒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有利雨后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的播种、出苗;但淮河以南雨量较大,地势低洼田块出现内涝,引起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旱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
对棉花的影响。棉花抗涝渍能力较弱,遇大暴雨,田间排水不良,易发生涝渍害,造成棉花地上部分生长不健壮,现蕾期推迟。
四、未来天气趋势及对策建议
据预测:18日白天江南南部小雨,局部地区中雨,午后淮北局部有短时雷阵雨;19日淮北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雷暴、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0日后安徽省自南向北还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21日和23-24日降水明显。
未来江北地区有1-2天的降雨间歇,江淮之间土壤过湿状况将有所缓解,有利作物生长,特建议:
1、淮北地区要充分利用雨后墒情改善的有利时机,及时翻耕播种旱作物。
2、淮河以南出现强降水地区要及时排涝,避免作物淹水时间过长,刚移栽的一季稻要及时查苗、补苗,同时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3、据预报6月下旬初安徽省还将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各地应密切注意天气动向,积极主动做好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