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三夏生产 > 农业气象

中国气象局副司长:农业气象这十年

日期: 2014-06-04 12:00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网 ? 【字体: 打印本页

  最近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和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气象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对气象灾害最为敏感的行业,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地域辽阔,气象条件差异大,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较强;同时我国又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重。仅从2011年9月至今为例,我国农业就遭遇了暴雨洪涝、连阴雨、病虫害、台风、农业干旱、高温、低温、寒害冻害和雪灾、大风冰雹等9大灾害性天气,站在今天,回望十年,哪些经历属于这不平凡的十年?有多少时刻成了历史的瞬间?

  回顾十年间中国气象特点

  郑江平:过去的十年确实是不平凡的十年,回顾过去我们也深切的体会到农业的丰产、丰收、农村的繁荣这些成绩得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影响的结果。在这十年间,中国的气象气侯十分复杂,对农业生产,农村防灾减灾的影响非常大的,我回顾一下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区域性的干旱呈增加趋势。这十年来,我国的年降水量同期偏少,全国的干旱日数呈增加的趋势。举个例子,2006年夏季,重庆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伏旱,2009年的秋季到2010年的3月下旬,我国的西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云南全省出现了重旱日数达到近三个月,云南、贵州两个省的降水量都是历史同期的最小值,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再有就是2000年到2011年,北方冬麦区大旱,整个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了5到8成,这个对农业影响非常大。

  第二个特点是暴雨的日数明显增加,我国也是在这十年间多次出现了暴雨洪涝,包括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次生灾害都有发生。2007年6月,淮河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的大洪水。2010年,华南、江南5到6月遭受了14轮,北方和西部地区遭受了十轮的暴雨袭击,造成了严重的汛情,同时部分地区也阶段性地出现连续的连阴雨天气,对农产品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今年的汛期的暴雨我们感受更深了,全国共发生了38次暴雨过程,据统计,其中有41个的观测站的过程累计降水量都达到突破了历史的极值。

  第三个特点是全国的平均气温,在总体持续偏高的态势下,部分地区又出现了极端的高温和低温的影响。像高温就容易引发对农业上的高温热害、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的灾害。像低温阶段性的低温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说今年6月的上中旬,在吉林东部的稻区,连续出现了5到10天日均气温低于15度的天气,造成了部分地区的一季稻的分蘖停止,对大豆和春玉米的生长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以上是对干旱降水和气温的这么一个特点。

  另外,这十年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也呈增加趋势,强度也是偏强。比如2006年我们经受了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桑美”的考验,它在登陆时中心附近的风速达到每秒60米,这也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级。2009年的强台风“莫拉克”造成台湾地区阿里山的过程降水量达到3139毫米,其中,连续两天的日降水量都超过1000毫米,导致台湾南部地区发生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像今年的台风登陆次数也是偏多,目前为止已经有七个台风在我国大陆沿海登陆。今年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登陆的时间非常集中,8月2日到8日七天之内有三个台风连续登陆我国,这个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三个台风连续的登陆,

  台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登陆地点从华南沿海一直延伸到北方的沿海地区,影响台风的降水的影响区域是从南向北有20多个省市区先后都受到台风的影响。局地的强对流的天气强度也非常大,灾害的损失也非常重,这十年间,北方地区是以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为主,南方是以短时的强降水和雷暴天气为主,风雹灾害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比较大的损失。另外,这十年间,我国冬季部分地区也发生了严重的雪灾,举个例子,2008年我国大部尤其是南方地区,整个地区经历了50年一遇,部分地区还达到了百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的灾害,造成农作物的受灾面积达到了1100多万公顷。而且这十年间每年的雪灾降雪新疆北部、东北的北部,包括西藏的一些地区,暴雪给当地的畜牧业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都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回顾这十年间,确实体会到我们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在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态势之下,这些成绩取得的非常不易。

  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如何更及时、更便捷

  郑江平:怎么把农业气象服务做的更及时、便捷一直是中国气象局和全国各地的气象部门努力的方向。我们这些年主要着重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提高农村气象服务覆盖率和及时性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提高气象服务三农针对性的问题。在提高农村气象服务覆盖率和及时性的方面,这些年也是加大了农村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信息发布体系的建设。现在在广播电视方面,全国有1500多个县气象局在制作和播出电视气象节目,提供当地的天气情况,预报一些信息,同时全国气象部门也是通过113个省级广播电台,400多个市级广播电台来发布气象服务的信息。我们针对海上的一些养鱼、捕鱼的这些捕捞的服务也建了八个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已经覆盖了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所有的海域。

  在网络服务方面,中国气象局建成的中国天气网目前是在国内的服务类网站排名第一,在世界气象类网站中排名也是第二,最高的日访问量已经达到了2800多万人次。同时以各级政府主办气象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模式,我们组建了农村的经济信息网,已经覆盖了31个省的270个地市和1300多个县。在这个网站上我们实现了原来单纯发布气象信息,现在也发布一些农产品交易的信息,还有科技下乡在线科技咨询、农民的培训,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为等信息。各级气象部门还建成了60多个国家和省级的气象微博,这方面微博的粉丝和听众也超过了800多万人。

  在提高基层气象服务的覆盖方面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这些年我们加强了乡镇和村级的气象服务站的建设,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4.5万个,同时建成了农村的高音大喇叭,将近18万个。在乡村有一些气象电子显示屏,像在村委会,在村口建的这种气象电子显示屏有7万余块,同时在基层有庞大的信息源队伍,目前已经达到了55万余人,信息源队伍对传播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们近几年又重点推出直通性服务,各地气象部门和全国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合作,为10万余人提供“定制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