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基地建设力度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确保城市“菜篮子”产品均衡安全供应
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精神,多措并举,全面加强“菜篮子”工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质量安全可靠,市场供给充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作中摸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西安市“菜篮子”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抓产地、保供给,抓服务、保品质,抓市场、保稳定”,扎实推进“菜篮子”建设,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正常消费需求。全市蔬菜总量自给有余,花色品种不断丰富,水果、肉、蛋、奶等产品供给充裕,“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了“两级三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创建了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市级农业园区发展到29个,“菜篮子”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8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及加工产品51个,商标注册农产品270件,每年举办各种农产品现场推介会达50多次,参加全国农产品交易会多达15次。
二、西安市在推进“菜篮子”建设中的主要做法
(一)深入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商贸和农业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全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菜篮子”专项资金,并将“菜篮子”建设作为年度目标考评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区县和部门,有效保证了“菜篮子”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菜篮子”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板块带动、科技支撑、实施增效”的原则,扎实推进“菜篮子”保障工程建设,制定了都市农业“四大板块、十二条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西安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10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个展示中心和1个冷链物流中心,使西安市“菜篮子”保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菜篮子”工作。在生产环节,重点抓精品名牌建设,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地理标志产品,不断扩大西安“菜篮子”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销售环节,重点抓农产品宣传推介和解决市场卖难问题,举办产销衔接会,让农产品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在服务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场、搞销售,带动产业健康发展。
(四)着力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和民间科研力量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和推广新优品种,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到130个。组织开展了“农民绿证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农民12.9万人次,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水平,增强了西安“菜篮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政府设立了1.1亿元资金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并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同时,注重整合林业、水利、旅游、交通、科技等部门资源,形成了加快推动“菜篮子”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学习借鉴各地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统筹推进西安市“菜篮子”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园区建设引领“菜篮子”。大力扶持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核心示范区建设,按照“标准在园区、技术在园区、精品在园区、效益在园区”的要求,整合农业园区各种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标准和档次,争创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是以重点项目壮大“菜篮子”。实施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全面提高淡季蔬菜的自给率。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工程,鼓励散养户扩大规模办场入区,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三是严格依法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专项治理,扩大检测范围,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产业化进程,以现代经营方式发展“菜篮子”。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升级进档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不断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能力。
(陕西省西安市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