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三夏生产 > 工作部署

五大因素助力云南夏季粮油实现恢复增产

日期: 2011-05-27 14:56 作者: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本网讯  当前,云南省夏季粮油作物收获已近尾声。今年是云南省遭遇特大旱灾后的第一个生产恢复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夏季粮油生产有望实现恢复增产,夏粮产量将超过2009年水平。今年云南省小春粮油生产能够获得丰收,主要有五方面因素:

  一是部署早。去年8月,云南省农业厅在组织抓好秋粮生产的同时,及早谋划,提出了2011年全省夏粮和冬季农业开发的计划。省政府于11月11日召开了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明确全省夏粮播种面积18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万亩;产量230万吨以上,增加100万吨的计划任务,并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县区、乡镇、村社和地块。

  二是政策好。今年云南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新增资金4000万元,加大对夏季粮油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投入力度。宣威市在及时兑付中央财政小麦、油菜良种补贴资金的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50万元,扶持夏粮生产。腾冲县县级财政专门列支农业科技推广经费16万元,用于良种良法和作物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三是工作实。在夏粮播种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省农业厅派出16个工作组,组织3万多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户抢墒播种、查苗补缺、看苗追肥、开沟理渠、合理灌溉,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治。由于行政推动有力,管理措施到位,夏季粮油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去年,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8%左右,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四是措施硬。今年云南省深入推进高产创建、进一步加大间套种、地膜覆盖等关键措施落实力度,有力促进了夏季粮油作物增产增收。全省实施夏季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10个,完成示范面积115多万亩,辐射带动面积511万亩。建设间套种核心示范区840个,示范面积55万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达263万亩。据各地测产验收,夏粮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每亩增产30公斤左右,间套种示范片平均亩增产粮食10公斤左右。

  五是气候好。自去年夏季粮油作物播种以来,云南全省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未出现大范围干旱、倒春寒等灾害天气过程,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别是播种期间,全省平均降雨量达133毫米,比常年偏多24%,土壤墒情好,播种质量高,播种后出苗整齐,为夏季粮油丰收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