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科研专项专家提出应对雪灾对产业影响的技术措施(三)
蚕桑
桑树的直根系木质根特性使得蚕桑生产在此次雪灾中遭受的直接损害程度低于其他农作物,但就长期来看,影响程度不可小视。要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和病虫害的预防预测工作,加强桑园肥培管理,调整安排好春季蚕桑生产。
1.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要做桑树冻害的防治,最大限度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适时对杂交桑树、去年新栽桑树、新嫁接桑树实施盖草、熏烟等措施;及时清除未塌大棚顶部及两边的积雪,加固大棚、蚕房等基础设施。对未嫁接的桑树,目前全部停止嫁接,待嫁接芽萌动时再嫁接,将穗条保管好,注意防止干燥、霉变、鼠害。
2.及时做好桑园排水管理。在后期管理中,桑园要防止积水,特别是新种桑园和桑苗地,植株小,容易受雪水和冻雨危害,必须及时排除桑园及苗圃地积水,防止结冰及冻水长期浸泡,损伤桑树皮层。可选择深挖桑园排水系统,使桑园中融化的雪水能够及时排出,从根本上避免桑树根系长期淹渍在冰水中。对于存在冬季干旱的地区而言,由于降雪量较往年偏多,土壤水分补充充足,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低温产生的冻害和抽干,有利于开春后桑树的生长;但由于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冻梢较往年偏多,部分受冻冬芽可在积雪消融完后及时补充剪梢,剪梢长度较往年偏重,有条件的可给桑树刷白,以减轻抽干。
3.加强受冻害桑树的树势恢复。对于广东、广西两省(区)而言,已发芽长梢的桑树,在幼叶和嫩芽受冻害后,已进行冬伐的桑园不必重新修剪,天气回暖后桑树的付芽、潜伏芽及新梢的腋芽均可自然萌发生长,只要注意抓住时机,适时加强松土、施催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桑树恢复旺盛生机。对于某些冬伐较迟的桑园,桑树冬芽刚萌动或还没有萌动,此类桑园冻害影响不大,可按常规管理,天气回暖时注意及时施肥,促进春芽萌长。
4.关注桑园的后期管理。在桑园的后期管理中,要注意在春季桑树萌动前及时剪除桑树受冻害部位;对严重受灾的桑园及时补栽,新桑园要进行桑苗补植,踏实扶正,加强肥培管理;对嫁接芽苞冻死的桑树重新组织嫁接,受冻害的刚嫁接桑树可在天晴时,立即给嫁接桑树套上一个小塑料袋(如包广柑的小塑料袋),把嫁接部位包罩上,袋口轻轻扭紧即可(不要包扎过紧,以防袋内积聚水汽),防止持续降雪与冻雨天气,待嫁接芽萌动时解去小塑料袋。杂交桑冻枯的枝梢可在桑树开始萌发时,将冻枯的枝梢全部剪除;对被冻死的幼桑要进行补栽。春季增施速效肥料(N,P,K配方施肥),促使受害桑树及早恢复生长,如有必要可在桑树生长期喷施液面肥料。
5.及时调整安排春季蚕桑生产。受此次强降雪天气影响,今春桑树发芽率可能降低,桑树长叶时间可能往后推迟,各地区应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情况,及时做好春蚕饲养计划的调整。
家兔
一、及时组织人员清扫屋顶积雪,加固兔舍防护支撑,增强兔舍抗压能力。同时,尽快将处于险情兔舍中的家兔转移到安全地方。
二、做好兔舍防风保暖工作。整修兔舍门窗等,改善兔舍条件,防止贼风袭击,避免家兔受寒。如在笼中垫干草,大棚兔舍外加草毡、塑料薄膜,门窗密封,或采取加温的方法;自来水管用麻袋、稻草、旧布条等包裹保暖,防止水管冻结、冻裂,以保证家兔的正常饮水。初生仔兔可采取母仔分离饲养的方法,将仔兔集中放在一处,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到剪毛期的长毛兔暂时停止剪毛,以保持兔子保暖和健康的体质。
三、由于气温较低,各养殖户在做好防寒保温的同时要注意兔舍的通风换气,以避免兔舍内污浊空气对家兔上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家兔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染。
四、认真搞好饲料的储存和质量检测,防止由于这次大雪带来的持续高湿度对饲料的不良影响,尤其是严防饲料发霉。草粉不足时,可在喂精料的同时,加喂干草,精料的喂量为平时喂全价料时的50%~60%。保证正常供应饮水,有条件的可供应温水。
五、加强兔群饲养管理。通过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增加维生素等营养,增强家兔机体的抵抗力;同时,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优先保护好成年能繁母兔,以利于气温回暖后迅速扩大再生产。
蛋鸡
一是加固鸡舍,清除顶棚积雪。要对鸡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加固,特别要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鸡舍,及时转移鸡只,防止严重的坍塌事故。同时,应注意用电安全,防止棚舍倒塌,压断电线,漏电电死家禽。
二是确保饲料原料和燃料供应。蛋鸡饲料消耗较多,而且严重依赖玉米和豆粕等原料。建议通过政府协调,安排紧急运力向灾区调进玉米、豆粕,必要时,动用当地储备粮,解决家禽饲料短缺问题。对于饲料原料紧缺的地区,要开发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如稻谷替代玉米,棉粕、菜籽粕替代豆粕,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技术生产蛋鸡饲料。
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尤其是要加强对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疾病的免疫。政府部门要保证合格疫苗的生产和配送,地方兽医部门要监督落实相关的防疫程序。
四是对因灾死亡的鸡只要尽快作无害化处理,防止传播疾病。同时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避免大量病死鸡流入食品加工环节,保证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安全。
五是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比如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防止应激;做好保暖,防止冻死家禽;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氨中毒和呼吸道疾病发生;注意饮水卫生,适当添加药物,要给家禽提供温水,避免饮用雪水,发生传染性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肉鸡
为尽大限度降低雪灾对肉鸡生产造成的影响,灾区养殖企业(户)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固鸡舍,及时扫除屋顶积雪,防止鸡舍坍塌,避免更大的人畜伤害。
2.加强保温措施,尤其是局部保温,如雏鸡阶段增加保温灯或煤炉等,防止鸡扎堆出现压死现象;尽量减少肉鸡成鸡阶段室外运动量;种鸡加强密封措施,同时注意适量通风、防火安全。
3.肉鸡加厚垫料,特别要保持垫料干燥。
4.适时免疫,密切监测抗体水平和鸡群动态,有效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新城疫等冬季常发病的发生。
5.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做好圈舍周围消毒卫生,防止细菌、病毒等侵入。
6.调整日粮营养水平。由于天气寒冷,鸡只基础代谢大量增加,因此对于种鸡和未到上市日龄的肉鸡提高其日粮营养浓度和增加喂料量。对已到上市日龄肉鸡则适当调低日粮营养浓度,以满足基础代谢为主要目的,尽量降低损失。
7.饮水或饲料中补充多维、电解质等保健、抗应激药物。
8.随时了解天气和交通信息,及时补充饲料、燃料等原材料储备,同时尽快将上市肉鸡出售。
蜜蜂
一、应对措施目前,南方的养蜂者主要应该通过加强对蜂群的保温来度过冷的天气,等天气晴暖后,主要通过加强春繁措施来加速繁殖蜂群。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给蜂群实施补助饲喂,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蜂群群势下降。因此,还没有开始春繁的省份,蜂群可先搬进室内,避免蜜蜂外出冻死。室内温度控制在6℃以下,等积雪熔化后再搬出越冬室包装繁殖。放蜂场地要选择背风的地方。没有条件搬进越冬室的要及时清扫蜂场及周围积雪,避免蜜蜂受光线刺激飞出冻死。春繁时间较往年推迟一些,等积雪熔化,气温回升时再紧脾包装。春繁包装时要合并弱群,使起始群势都达到3足框以上,保持蜂多于脾。注意给蜜蜂饲喂蛋白饲料和加蜜脾。此外,适当对蜂群保温,可用晒干的禾稿草,扎把填充在蜂箱栅板外,天气好时要注意拿出来晒。也可用烂布、旧报纸等作为保温材料。及时清扫蜂箱上积雪,适当加强外包装,做好遮光工作。
二、技术措施
1.外来蜂场可以考虑尽早离开受灾地区;交通部门应尽量安排蜂群的运输,减少运蜂过程中对运蜂车的各项检查、收费。
2.受灾地区的蜂农应努力抗灾自救,在全面了解气象和蜜粉源开花泌蜜状况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放蜂路线,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加强蜂群管理。第一要做好保温工作。为防止箱内温度骤然降低,尽量减少开箱次数;及时做好箱内外的保温,箱内用稻草填充剩余空间,箱外用塑料薄膜披盖。第二要严把饲料关。选用未经发酵、变质的,且不含甘露的优质蜂蜜做饲料;饲料糖尽量多用蜂蜜,少用或不用白糖,同时要提高饲料糖浓度,减少饲喂次数,以降低刺激蜂王产卵的积极性;减少花粉饲喂量,同时要少用或不用豆粉等花粉代用品;饲用清洁卫生的洁净水。第三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经过长时间的肚胀,蜜蜂的体质会大幅下降,疾病抵抗能力降低,当前尤其要注意做好大肚病和爬蜂病的发生及防治工作,在注重保温的同时,还要将蜂群置于相对干燥处,以降低箱内湿度。
天然橡胶
一、临时应对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对露天橡胶幼苗可采取遮盖塑料薄膜措施,降低低温对橡胶幼苗的危害。对有设施条件如在温室大棚内育苗的,可采取熏烟、机器设备增温等增温措施,同时加强病害管理,使幼苗安全越过低温天气。
二、灾后应对措施。
1.及时开展寒害调查,评估灾情,确定橡胶树寒害等级,提前准备好处理用的器具和药品,在气温回升以后开始进行相应的寒害处理。如锯掉干枯部分,在伤口涂抹防虫药剂。器具主要有木锯、刷子等。药剂主要有防虫农药、沥青。
2.对中幼树胶园的寒害缺株,用高截干、大袋苗等材料进行补换植。
3.定点定时观测,做好橡胶树白粉病和炭疽病等发病预测预报,提前准备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的药物如硫磺粉、多菌灵等药剂和防治用具,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4.进一步细化宜胶地种植规划,合理配置橡胶树品种,尽量避免在北坡和西北坡种植抗寒性较弱的品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