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型农民培训在灾后恢复生产中打头阵
云南省在今年的低温冰雪灾害中有8个市(州)受灾。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全力为农业抗灾救灾和春季生产提供科技服务的紧急通知》和《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安排意见》发出后,全省农业科技干部便积极行动起来,依托新型农民科技项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计划早。为及时查清灾情,宣威市组织7个工作组,奔赴灾区对农业受损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为制定救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不同农作物提出不同的防冻抗灾技术措施,指导农民抗灾救灾;制定灾情上报制度,安排专人值班,定时报送灾情信息,做到每天两报,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嵩明县及时调查灾情,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平台上采取应对措施,确定技术培训方案,依靠科技开展生产自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寻甸县农业部门分组到各乡镇落实农作物受灾情况,发现小春作物受灾严重,确立了小春损失大春补,面积损失单产补的科技救灾方针。寻甸县组织乡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全面领会管理办法的精神实质,力争项目顺利实施。
启动快。2月底到3月初,寻甸县“以抗灾救灾恢复春耕生产为核心”提前启动新农培训,组织有新农项目的乡镇农科站长、项目村负责人、农科技术员、任课教师进行学习与培训。进行了针对低温冷冻后的农作物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抢种、补种、改种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抗灾救灾的技术水平,做好田地翻犁及农家肥储备,做到春耕生产早计划、早安排。宣威市组织1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下到乡村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农户,通过现场培训、召开座谈会、发放技术资料等,指导农民规范地按技术要求防冻及冻后补救,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大关县提前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抽调科技技术人员和干部职工142人,组成了9支工作队到乡镇提前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春耕生产,培训内容涉及到种植、畜牧、农机等相关课题。元江县及时组织培训队伍,提前实施新农培训项目。富宁县政府3月上旬启动培训动员大会。
培训实。寻甸县严格抓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进村指导不少于15次;培训资金严格支配,做到专款专用。在建设村、七星村组织学员共180多人进行了杂交稻“滇杂86”种植的播种前的培训;深入田间指导农户整理秧田、种子处理、精量播种、种子覆盖,以及加强秧苗管理的各种措施。富宁县农业局抽调100名科技人员围绕主导产业围绕生产季节提前开展培训;万亩冬早马铃薯受冰冻雪灾后的中耕管理已在瓦窑、那平、玉林、那能等村进行了首期培训,参加学员200余人;木央核桃基地培训后已完成1700亩20余万株的栽种任务。石林县针对小麦、蚕豆受灾情况和优势主导产业受灾后补救办法进行重点培训,发放技术材料12000余份,免费提供农药等物资85000元,防治面积26000亩,完成现场等培训520期,参训人数13200人次。元江县在洼垤乡它才吉村培训百名烟农,做好烤烟苗床卫生消毒、肥料配置和播种各项工作;由县农业局、工商局、烟办等涉农部门组成的工作队,也来到育苗现场,积极做好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的质量检查和科技服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丽江市古城区按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深入田间地头,查灾情、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开展巡回培训和指导,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指导全区农民抓好减灾工作。广南县已开办43个班,培训基本学员2150名,接受群众咨询4200人次,印发抗灾技术资料7200万份,播放农业部抗灾救灾知识讲座光盘39场,向受灾群众提供蔬菜、茶叶、柑橘、甘蔗、油菜等农作物灾后中耕管理技术以及选购良种、化肥等备耕知识。永胜县在30个项目村中共开展集中培训45班次,培训人员2300余人次,到灾后田间现场指导230次,受训人员达到9000余人次。嵩明县五个乡镇十二个示范村开展了培训和技术服务,共培训900余人。泸水县在电视台播放了农业部教育声像出版社制作的关于蔬菜、柑橘、油菜、小麦防寒抗冻减灾技术措施的光盘,共播放了1.5小时,让傈僳族农民基本了解雪灾后的防寒抗冻知识。
作用大。大关县依托培训帮助农民就位马铃薯种子3230吨,玉米良种120吨,魔芋种子20吨,生姜种子20吨,农机耕地9200亩,畜圈消毒20114平方米,畜禽免疫10.443万头(匹、只),指导种植马铃薯6万余亩,恢复蔬菜大棚279个78.6亩,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指导40余次。寻甸县提前启动培训取得了实效,广大学员掌握了杂交稻“滇杂86”种植的有关知识,为杂交稻的大力推广奠定了基础;培训会上发放恢复生产农业科技明白纸200多份,使广大受灾农户树立了受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信心,表示要学科技和用科技,用大春生产弥补小春损失,把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宣威市安益村夏明胜、母庆党上年通过培训后试种鱼腥草,虽两次遭受霜冻灾害,平均亩产仍达3000公斤,夏明胜一人就种植了2.5亩鱼腥草,卖2.2万元,得纯收入1.6万元,获得良好收益。村民种植鱼腥草的积极性高涨,种苗又成了紧缺货。夏明胜等10名受训农民主动放弃了商家所出的高价,把种苗以市场最低价留给了村民。现在正值鱼腥草种植季节,镇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与原种植户分别组对到40户新种植户,指导他们科学种植,为丰产增收打实基础。
云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提前启动,促进了云南受灾村社农业生产的尽快恢复,真正为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发挥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全省灾后恢复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