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通海大白菜空降国内灾区救急
前段时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冰雪灾害,给玉溪市的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这是连日来记者在采访部分蔬菜营销户后得出的结论。
菜农大有赚头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许多地方遭受到了几十年未遇过的冰雪灾害。在这场灾难中,受灾地区农业生产普遍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粮食作物、油料植物和蔬菜生产因此元气大伤。
半个月前,江川菜商张志民往广州发送了20多吨蔬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趟生意他却亏了。张志民介绍说,灾区交通恢复正常后,滞留在路途中的蔬菜和当地政府紧急调运的蔬菜差不多同时一起进入市场,造成了市场上蔬菜的短暂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不过,张志民对这趟亏本的生意却没有太在意,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一个多月里赚的,差不多抵得上去年上半年的总和。”
张志民说,对像他们这样的卖菜人来说,赚钱的日子还在后头。据他分析,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受灾地区的蔬菜供应主要得靠外运,原因主要来自3个方面:第一,蔬菜大面积冻死冻坏,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第二,生产设施遭到破坏,许多大棚倒塌;第三,受冰雪灾害的影响,蔬菜种苗一时半会培育不出来。
销售商猛增
通海是玉溪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地,从事蔬菜销售的商户大大小小有三四十家。这段时间,从事蔬菜销售的商户数量猛增到了近百户。谈到今年的市场前景,他们无不感到乐观。在通海县汪家富蔬菜有限公司,面对记者的采访,负责人汪文俊直言:“如果这样的市场机遇都还不能赚钱的话,那真该改行了。”
玉溪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李顺德认为,本地菜农普遍看好蔬菜生产的前景,今年,蔬菜种植面积较去年肯定会有突破。
大白菜飞向灾区
通海蔬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年总产量在7亿公斤左右,另有红河、嵩明、呈贡、楚雄、江川等地的部分蔬菜也运至通海进行加工和外销,每年可外销蔬菜10亿公斤,主要销往珠三角、西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部分出口到韩国、日本。
在今年的雪灾中,由于道路封冻,灾区群众要想吃上新鲜蔬菜十分困难,全国蔬菜主产区山东、四川少有可供外运的蔬菜,菜价一路飙升,在广州、深圳等地,一棵大白菜卖到10元。为解决灾区群众吃菜难的问题,通海蔬菜协会及时对通海的蔬菜输出量作了调整。蔬菜协会会长、通海汪氏企业经理汪家富告诉记者,每天运往西安、武汉、长沙的蔬菜在20车左右,主要是莴笋、花菜、蒜苗、西兰花等品种,采用同一辆车上多个种类混装的方式运出。由于价格便宜,通海蔬菜获得广大灾区人民的喜爱,运至广州时甚至出现了当地蔬菜批发商“抢菜”的情况。通海大白菜运到西安后,西宁市政府调飞机到西安拉菜,然后再发往其他城市。而以前,只有少数不易保鲜的蔬菜才可享受飞机运输的待遇。汪家富告诉记者,由于第一批发价格由通海供菜商决定,而通海供菜商定的价格相对要低,因此对抑制灾区蔬菜价格狂涨起到了重要作用。
菜农收入大幅增加
在通海,今年1月中旬前,香笋每公斤价格0.12元,冰雪灾害发生后,香笋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到了每公斤0.7元以上。每公斤上涨了0.6元,意味着菜农每亩纯收入增加了4000元左右。
价格一路走高的蔬菜品种并不仅仅有香笋。据汪文俊介绍,除西芹外,绝大多数蔬菜价格在1月中旬后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通海县农业局一位官员估算,与去年同期相比,蔬菜均价每公斤上涨了0.3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