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作物受冻灾影响严重 专家开出救治“药方”
雨雪冰冻天气终于结束,广西的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在遭受冰冻灾害的侵袭后,受灾严重。自治区农业厅专家经过调查研究,为各种农作物开出“药方”,指导农民开展灾后的生产自救。
蔗、稻、茶:
受灾程度不同 应对方法有别
此次冰冻灾害,我区糖蔗受灾严重,许多待砍收糖蔗生长点坏死;秋冬植蔗地上部分冻死,地下部分少数休眠芽冻坏。
专家支招,在重灾区,要优先砍收受害较严重的蔗地,收完后留宿根的尽快盖上地膜或蔗叶,天气稳定回暖后,及时清除冻死幼苗,待其植株恢复生机后,追施一次肥,促进其恢复生长;中度受灾区则要抓紧砍收入榨,确保榨季秩序正常,天气稳定回暖后,抓紧对新植蔗施肥;受灾较轻的蔗区,要留足糖蔗茎,确保补种和新植蔗用种需要。
对于水稻亲本秧苗出现大量烂秧、死苗的现象。专家建议,加强区外制种基地种子生产管理,提高制种产量,弥补区内制种损失;在各级种子部门要指导种子经营企业向晚稻缺种地区调种;对晚稻种源无法解决的地区,指导有关企业利用早造有计划地生产一部分高产优质的种子,确保晚稻生产用种。
对于茶叶受灾的情况,专家说: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木棒轻轻打落茶叶上的冰,冰融化后要及时剪除已枯死的枝条和叶子萎缩的部分枝条,并及时施速效肥料,使茶叶能够尽快地长出新叶。
水果:
因地制宜管护 有望恢复生产
部分地区的夏橙、砂糖桔、马水桔以及香蕉等水果的果实被冻坏。
专家建议,冻害解除后,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在天气回暖后,选用叶面肥喷施1~2次,防止过多落叶。然后追施速效氮肥,淋施水肥。对冻枯、冻坏的枝、叶、果实,要结合春剪进行剪除,及时维修被雪灾损坏的育苗大棚。
此外,还要给未成熟的香蕉“穿”上保暖衣,新种的幼苗盖上“被子”。
荔枝、龙眼、芒果等果树受灾程度较轻,部分果树花芽受轻度冻害,但果农还是要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待天气回暖后,施肥剪枝进行补救。
菠萝、火龙果、葡萄梨李等落叶果树可采用与香蕉相同的方式进行管护。不同的是,天气稳定回暖后,对葡萄、梨要进行早催芽。
蔬菜:
促进蔬菜速生 保障市场供应
部分受灾严重的地区,多种蔬菜的生长点或心叶变色,甚至出现溃疡现象。专家建议,菜农应抓紧时机将蔬菜采收上市,减少损失。受冻害严重的菜田,应抓紧天晴时机翻犁菜田,待气温回暖后改种速生类蔬菜,如小白菜、春菜、生菜等。
在中等灾区,蔬菜的生长点或心叶未出现溃疡或变色情况。专家建议,待天晴气温回暖后,菜农摘除病叶(果)、黄叶等,施有机肥或叶面肥增强植株抗寒能力,促进蔬菜生长。
部分蔬菜被冻的症状轻微,专家提出,对新种植不耐寒的蔬菜品种可进行畦面地膜覆盖。对蔬菜苗床、育苗地采取小拱棚薄膜覆盖或用稻草等遮盖防寒保温,待天气转好,抢晴天播种育苗或定植大田,增施薄施有机肥,促进蔬菜生长,提早上市供应市场。
据悉,各地农业部门正大力发动农民抢收地里没有受灾的蔬菜,加上云南、海南等外地蔬菜也大量运进我区,市民的蔬菜供应是有保障的。只要天气回暖,蔬菜的长势就会加快,同时,由于蔬菜生长期较短,新种的速生类蔬菜也会上市补充供应市场,蔬菜供应紧张的现状将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得到明显缓解。
提醒:
轻伤作物也不可大意
广西食用菌、桑蚕、花卉、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等受灾程度相对较轻,专家提醒农民,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护。
这几种作物都应采取开沟方式排干菇房周围或田地积水,采取搭棚、盖膜、增温等方式保暖。菇体或菌丝体停止生长或进入休眠期的食用菌,应停止喷水,尽量保持菇床料面干爽。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可在大棚内加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抓紧中午气温回升时机,及时通风换气,防止栽培料变质发酸。
马铃薯和红薯死苗、烂苗严重的,要做好改种春玉米、早稻和花生的准备;对伤苗或局部冻死的可喷施抗冻剂。天晴回暖植株恢复生长后,要对马铃薯及时施肥防病,红薯要及时清理中心病株,达到防治指标的要喷施一次600倍甲基托布津或其他对路农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并追施硫酸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