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渔业目标:两确保 两促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
本网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上获悉:“十一五”渔业发展目标是“两确保、两促进”,即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到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000万吨左右,其中养殖产量占70%以上;确保渔民持续增收,使渔民的收入能逐年保持适当的增加;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海洋捕捞产量继续保持负增长,全国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功率和国内海洋捕捞产量分别压减到19.2万艘、1143万千瓦和1200万吨左右;促进渔区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加强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渔民培训、优化渔区经济结构、发展平安渔业、维护渔民合法权益等具体工作措施,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渔区。
“十一五”渔业发展将坚持“两个趋向”科学论断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渔业工作全局,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做大做强养殖业、加工业、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扩大水产品出口,加强水产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会上强调,“十一五”期间,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渔政机构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首先,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合理规划利用水域、滩涂,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方式,科学引导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传统养殖方式的革新,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高效、生态、健康、安全为目标,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重点在水产新品种的培育、遗传改良,饲料的开发和推广,新渔药、疫苗的研发,以及新的养殖模式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其次,各地要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布局,立足我国养殖业的优势,积极发展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形成养殖与加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远洋渔业规范管理,加快发展公海大洋性渔业,推进远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强渔业国际竞争力。第三,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必须坚持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禁渔期制度,扎实推进减船转产工作,不断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第四,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开拓思路,跳出渔业来抓渔业,以建设现代渔业为主攻方向,将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渔区渔村建设统筹规划好,鼓励、扶持渔业行业协会和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帮助解决渔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以开展文明执法窗口创建活动、加强渔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行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提高应对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促进渔业发展、切实服务渔民、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发挥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