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部15件实事

亮点频显耀“三农”—“十五”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述评

日期: 2005-12-27 09:17 作者: 宁启文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岁末的临近,“十五” 也即将画上圆满句号。5 年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增产增收形势发生了喜人变化,粮食生产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民收入达到1997 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农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工作思路的根本性转变

    “十五”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部署更加具体。2002 年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 年年初和年底两次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年初会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在这个阶段党和政府对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全部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重大问题,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要长期实行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并在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我国现在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

  这些变化,贯穿其中的是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关注农民增收、关心粮食生产,围绕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虽然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仍然存在一些不够协调的问题。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群体,如果他们的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业、农村的发展,而且影响国内市场的拓展,最终必然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增长。高度重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实际上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科学的政绩观,因为,真正的发展和政绩不在于GDP 的增长速度有多高,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关键在于这一切是否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地增加收入、不断地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惠农政策的理性之光

    “三农”工作思路的变化直接带动了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具体落实引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低谷。

     政策的理性光芒照射着8 亿农民,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出台频率之密集,规定之具体,实惠之多,力度之大,历史少有。

  200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良种推广补贴制度,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扶持粮食生产,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对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集中力量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

  2004 年, 是历史值得镌刻的一年。中央在时隔18 年之后,发出了又一个关于“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加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个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文件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决定降低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随后,又出台了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资价格和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四项保障措施。

  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随春风而至,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对2005 年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加强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指导。

  从中南海到人民大会堂、从农家小院到田间地头,中央领导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2005 年各项支农政策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这些承诺,给亿万农民吃了定心丸,保证了他们种田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承诺的逐步兑现更激活了农业生产,也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推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各项改革。在“皇粮国税”走向终结的同时,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可喜进展。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打开了农产品购销市场化的大门。农村信用社正在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制。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乱占滥用耕地现象。

    增产增收的喜人变化

    改革带来了活力和效益,使农民腰包鼓了,负担轻了,生活更有奔头了,农业更有活力了,农村更加稳定了。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两减免和三补贴” 政策,农民直接得到451 亿元实惠。2005 年中央文件不仅保留了上年给农民的451 亿元实惠,并且还得到了新的加强。

    2005 年,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全国已有28 个省(区、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初步测算表明,今年仅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233 亿元,大约有7 亿多农民将告别实施了千年的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粮食大县实行补助和奖励稳步增加,据财政部初步统计,今年中央和省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约135 亿元,中央财政还安排150 亿元用于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其中用于近800 个粮食大县的奖励资金约55 亿元。

  得益于“多予、少取、放活”,近年来,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1 年为2366元,增幅为4.2%;2002 年为2476元;2003 年为2622 元,超过预期;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 元,增长率达到6.8%,是1997 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 元,同比实际增长11.5%。

  “十五”期间,各地清理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农民进城务工环境进一步改善,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000 年至2002 年农民收入的增量中,有47.8%来自外出打工收入。2003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接近1 亿人。2004 年全国有600 多个城市降低了农民工进城的门槛,国家加大了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当年农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较上年增长8.6% ,成为农民增收稳定的重要来源。

  中央的好政策再加上市场粮食供求关系的转变和气候比较有利等因素,2004 年,粮食总产量达9390亿斤,比上年增产776 亿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五个高产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今年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夏粮总产达到1063 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1% ;晚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产量继续增加,全年粮食总产将实现进一步增长。

  回首“十五”,政策好,人努力,农业亮点频显,人们充满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定能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