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沼气带来农村大变化
![]() |
![]() |
在农交会上首次亮相的1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农家大院里,河北省临漳县西五岔口村的农民常国献盛情邀请记者到他家里去看看,当看到节能吊灯的新型卧室、太阳能供热的淋浴间、贴着白瓷砖和沼气入灶的新型厨房、配备沼气热水器和沼液冲厕器的洁净厕所,记者顿感诧异,不禁问到:“这就是你的家吗?”
![]() |
![]() |
![]() |
![]() |
“不相信吗?这就是按照我们家的样子建的啊!”
“农村不是脏乱差么?”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那里可不是你印象中的模样啦!”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常国献指着自家的沼气池高兴说:“建沼气就是好,把废物变成宝;能照明能做饭,又省煤又省电;沼液喂猪长的快,沼肥生产无公害;猪多肥多沼气多,产品优质增收多;居住环境大改善,农民面貌换新颜。”
在他身边的临漳县生态能源局局长郝建民对记者说:“通过沼气建设,富了农民美了家园。临漳县沼气建设涉及了千家万户,现在农户建沼气池已达5万户,拉动生猪养殖达到了50万头,拉动无公害种植果树的面积达到了310万亩,仅这两项加起来,全县年增收节支1.4亿元,建沼气的农户平均增收节支3000多元,农民都发自内心的称赞这是阳光工程啊!”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白金明告诉记者,农村的脏乱差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针对农村的脏乱差,从2001年开始,在中央财政和国债资金的支持下,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改造厨房、厕所、猪圈,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达到了“三净”(家居净、庭院净、饮水净),从而也获得“三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了生活、生产和生态的“三生”和谐。目前,全国已有1540多万农户使用上农村沼气,每年产沼气55.7亿立方米;2492个畜禽养殖场建设了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畜禽粪便4600万吨;在全国建的13.7万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公厕、医院等公共场所等生活污水5.1亿吨。
![]() |
![]() |
![]() |
![]() |
常国献听到这里,禁不住给记者描绘起了自己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使农民增产增收,生活富裕;其次要有一个干净、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第三还要有丰富的业余生活,除了看电视以外,还要看看书、跳跳舞、扭扭秧歌什么的。现在,沼气不仅使我们农民增收了,环境也改变了,还使农民有时间娱乐了。”
“怎么有时间娱乐了?”
“你看,以前用柴和煤做饭,至少要用1小时,现在用沼气只需20分钟,这不就腾出时间啦?”
白金明听后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说,要切实因地制宜地找到让农民快速变化的抓手和切入点,国家给予必要的投入,做试点、搞示范,引导带动农民快速地、普遍地参与进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就会有无穷的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大有希望了。”
“你们看,我的家现在够不够新农村的标准呀?欢迎你们到我河北的家去,看看我们村,真实感受一下吧!”常国献说道。
大家听后,不禁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