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农业农村部动态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日期:2009-11-10 09:30 作者: 来源: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2009年11月9日,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网讯  2009年11月9日,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就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在京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领导有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林铭山,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丁翔文,副站长郭建辉,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蒋大龙,常务副总裁李明奎,龙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潘再生,财务总监马德伟以及集团公司副总裁刘珂、财务总监邢成关等。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丁翔文在签字仪式上致辞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大龙在签字仪式上致辞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

  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快速发展,切实提高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以“情系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为己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双方愿在发展理念一致和认识相同的基础上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战略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利用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生产新型能源,拓展了农产品的原料用途和加工途径,为农业提供了一个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潜力无限的平台。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大有可为。

  (二)有利于发挥农业对能源的支持作用,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对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开展战略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能力,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拓展农机行业发展领域

  农作物秸秆内能源化利用的第一车产在田间,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要迅速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我国目前适用、可靠、安全、高效的农作秸秆田间收集、加工、储藏、运输的专用机具品种少、寿命低、适用性差。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作物秸秆收加储运技术装备的研发。

  二、战略合作的原则

  1.坚持循环农业理念,推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立足我国农作物剩余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坚持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为重点,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理念,发展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农业大发展,参与国家能源大循环。

  2.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正确处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合作的第一任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技术可行,强化自主创新

  以技术可行为基础,始终把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作为主要环节,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物质能的多种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质量,引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和产业协调推进

  以原料的可获得性为出发点,以经济合理性为前提,以产业为纽带,注重分散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构建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利用以及维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强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三、战略合作内容

  1、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关发展农业生物质能的指示精神,依据《可再生能源法》,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己任,并整合各自优势,积极探索“能源、环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物质能利用新途径和新方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利用规模,在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和保护性耕作,探索秸秆机械化还田、过腹还田、能源化利用的科学比例,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3、充分发挥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对农机技术、装备的需求拉动和农机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共同开展生物质能发电上游产业链的建设和研究,积极引导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作物秸秆收加储运各环节的专用设备,探索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收加储运设备和生物质原料产业链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推进秸秆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解决成型机具磨损严重、运行稳定性差且使用寿命较短,能耗较高,秸秆的收加储运和预处理技术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相关标准缺乏等问题。化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分散性与农业生物质能生产的连续性和集中性之间存在矛盾,打破生物质直燃发电原料供应瓶颈。

  4、农机推广总站积极参与国能集团产业布局、规划的制定,为国能集团项目的论证提供专家咨询帮助,促进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的良性发展。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是农业部直属负责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国家级专业机构,自2007年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以来,在技术路线研究、农机补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河南省鹿邑县、浚县小麦玉米秸秆收储运模式》课题、《黑龙江省望奎县玉米大豆秸秆收储运模式》课题、《河南省鹿邑、浚县、扶沟,黑龙江省望奎,吉林省辽源、梅河口等生物电厂周边地区开展小麦玉米秸秆收加储运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以及《2009~2010年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等课题研究,对于推进燃料收加储运技术路线的快速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争取对项目实施中所需机具进行政府补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取得的显著成绩,根据协议,双方在发展理念一致和认识相同的基础上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双方长期战略合作必将对推进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事业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战略合作,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推广总站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将整合各自优势,积极探索“能源、环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物质能利用新途径和新方法。共同开展生物质能发电上游产业链的建设和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作物秸秆收加储运各环节的专用设备,探索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和生物质原料产业链市场化运作模式,并分类指导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利用规模,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