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5月8日电 施用假冒伪劣农资引发的消费维权,因农民举证难、鉴定难而伤农最深。河北省深州市消协却用一种公平公正的“对比试验法”,简单实用、低成本地解决了纠纷,维护了受害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2007年6月,深州市旧州村果农刘会仓在农资市场一经营部购买了数袋“美嫁”牌活力锌叶面肥,按照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他将肥料喷施在自家的十亩果树上。没想到,几天后,原本长势良好的果树出现严重的叶子黄萎、脱落现象。根据以往的经验,刘会仓意识到是喷施的叶面肥出了问题,当即找到该农资经营部要求赔偿,却遭到拒绝。
深州市消协接到投诉后,派人实地勘查了果树现场,并向经销商详细调查了有关情况。考虑到做质量鉴定不但时间长,而且费用高,经与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即投诉双方各找两处桃树,然后在消协及投诉双方共同监督下,按使用说明喷施该叶面肥,一周后如果出现大面积落叶,由经销商负责赔偿,反之则不承担任何责任。一周后,两处施药的果树均出现了大面积严重掉叶问题。面对无可辩驳的事实,在消协工作人员主持下,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根据果树正常的产销量、种植面积和市场价格,商定由经销商一次性赔偿消费者刘会仓12000元。
河北省消协会长孙芳近日说,施用假冒伪劣农药、化肥造成农作物受损,索赔过程中举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是农民面临的一个最头痛的问题。深州市消协运用较为简单、实用、低成本的对比试验方法,分清了责任,平息了争议,使果农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这样解决投诉的方式和技巧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