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喜武6月27日强调,草原防火要重点抓好火灾应急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逐步实现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管理的转变,真正做到火有人管,草有人护,责有人担,有效防止重特大草原火灾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是本网记者此间在甘肃兰州召开的“2007年全国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各级草原防火部门围绕“一案三制”建设(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法制),积极开展防火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不断加强应急组织指挥与扑救体系建设,规范草原火灾应急机制,强化火情监测预警和防火装备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地、县的四级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草原火灾应急管理体制,形成了以武警森林部队为第一梯队、半专业化扑火队为第二梯队、快速扑火队为第三梯队的防扑火力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军地协同、条块结合、多方参与”的防火工作格局,切实提高了应急处置效能,对草原火灾的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近5年来,每年因火灾而受害的草原面积均未超过10万公顷,一直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但是,受气侯变暖、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实施面积不断扩大及牧区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等影响,当前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火险等级逐步攀升,防火任务更加繁重,火源管理难度不断加大。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草原防火工作,张喜武强调,要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草原火灾的能力为重点,切实做好草原火灾的应急处置和防范工作,不断强化事前卫星遥感监测和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加强事中信息报告和值守应急,做好灾后群众救助、损失理赔等各项善后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火灾调查和评估分析,研究建立火灾案例库,认真总结。同时,要加强对草原火灾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开展草原火灾应急宣教和培训,继续深化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加强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
对于当前防火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张喜武指出,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要将应急管理费用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各级防火部门要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今年中央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项目已实施,今后将根据各地的防扑火车辆、物资的消耗情况,对其及时进行补充。
针对今年的秋防工作,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连贵告诉记者,今年我国北方牧区平均降雨量较长年偏多,一些重点草原区的植被长势较好,这就给秋防工作增加了压力。各级部门要对春季草原防火期内消耗的各类物资进行补充,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前做好秋季草原防火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秋季草原防火不出现大的问题。
会议期间,国务院应急办副处长赵会强介绍了国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以及国务院应急办的工作开展情况。国务院法制办农业环资司、武警森林指挥部、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以及农业部应急办、安委会等单位的同志出席了会议。全国各防火重点省区及部分重点地、县草原防火办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