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天堂,人间新吴江”。吴江市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濒临太湖,水质优良。好水养好鱼,现有养殖水面38万亩,年产优质水产品8万吨,渔业产值15亿元,占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6月26日下午,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陪同下,调研吴江市渔业情况。
范小建一行首先来到吴江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该中心承担了全市水生动物防疫,水生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的职责。同时还查病、开方、卖药,名副其实是家“水产医院”。范小建仔细查看这里的水产病害测报台账、渔药处方、水产病害防治网络以及各种技术资料,恰巧遇到白龙桥村养殖户孔伟荣带着鳜鱼苗来查病,范小建问:“你的鱼生病了?”孔伟荣答:“没生病。但每隔20天我要带几条鱼苗来查一查,害怕发病。”正在操作显微镜的渔业技术员夏来根告诉范副部长:“养殖户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定期来检察,中心实行免费诊断,还经常有技术员下去巡诊,以防病为主,一旦发病损失就大了。”松陵镇水产合作社的朱毛根插话说:“我们合作社有2000亩水面,以育苗为主,经常请这里的技术员帮助查水质,查鱼病,有了他们的指导,心里就踏实了。”范小建还查看了集水生动物检疫、水产品质量检测、渔业环境监测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室,十分感慨地说:“县一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搞得这么好,非常不简单,经验值得推广。”
太湖之滨的横扇镇生态高效渔业基地,有养殖水面1.2万亩,正在创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组织实施了万亩蟹、虾套养鳜鱼示范推广和渔塘排水的污染防治工程等科研推广项目,成效显著。范小建一行驱车视察这一片壮观的养殖水域后,走进圣牛村养殖户谭炳法的家。谭炳法夫妻俩经营着76亩渔池,一直采用蟹、虾、鳜鱼套养模式,每亩纯收入达4000元,此外还种有4亩水稻,养了20多只羊,典型的家庭主体生态经营模式。范小建听完介绍十分惊讶:“收入有这么高吗?你们夫妻俩忙得过来吗?”谭炳法答:“这里一万多亩养殖水面的亩纯收入都能达到2500元~5000元,我们家平时就夫妻俩干活,忙时短期雇几个帮手,技术服务和销售方面的事情由政府和公司帮忙做了。”范小建问:“你家是否有生产日志,用药记录了?”谭炳法立即拿出《塘口管理档案》,上面记载着何时投苗,饲料及药品的使用情况。谭炳法的养殖池里水草茂盛,水质清澈,很少使用药物,饲料投入也相对少。横扇镇水产站有3 个技术员,为全镇5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免费技术服务指导,小户有要求时也上门服务,主要对水质和病害进行监测。谭炳法指着旁边瘦小的女技术员朱红梅说:“就是她,每10天来取一次水样带回去分析,还查我的记录。”范小建问朱红梅:“你们是怎么来的?”小朱答:“骑摩托车到处跑,实验室里、家里全是用来取样的瓶子。站里每月补助100元油钱。”范小建说:“你们这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入户,做得好。”
范小建一行随后来到八都镇华鑫集团,了解这家号称“神州第一甲鱼场”的集团公司育苗、生产、饲料加工及水处理等生态养殖过程。该集团室外适量套养鲢鳙鱼的生态养殖模式,延长外池放养时间的做法,乃至在养殖池里修水泥长墩供甲鱼、乌龟晒太阳等细节,令大家很感兴趣。
调研途中,范小建听取了吴江市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情况介绍,结合所见所闻,对吴江市的渔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在此基础上全面构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拓展健康生态养殖之路,在全市整体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让生产者、消费者更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