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8日至20日,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一行,在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兴武、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徐志宽及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陪同下,考察调研大连渔业,顶风冒雨登海岛、访渔村、走企业、看渔港,领略现代化水产加工企业创新发展的魅力,了解海水增养殖业富民兴企的发展模式,探索远洋渔业“走出去”战略实施途径。作为我国渔业经济前沿阵地的大连,企业占先机,产业展生机,龙头高抬,大潮涌动。范小建十分关注远洋渔业、水产养殖、加工等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情系渔民生活和渔区建设,考察活动细致而紧凑。
登獐子岛
4月18日,大连有风。范小建副部长上午出席中国渔业协会的会议后,一点整准时出发,乘船前往獐子岛。预计当晚风更大,可能演变成台风,所以原定第二天上岛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大连长海县是我国东北地区惟一的海岛县,140多个岛礁洒落黄海,15平方公里的獐子岛是其中较大一个,距大连港57海里,是獐子岛镇政府所在地,也是獐子岛渔业集团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从大连乘客轮前往獐子岛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船行途中,范小建听介绍、看有关长海县和獐子岛的录像片,船舱里还搞起了挂图讲解。长海县负责人介绍说,长海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岛上渔猎耕耘,繁衍生息。长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以盛产刺参、皱纹盘鲍、紫海胆等海珍品享誉海内外,是全国最大的虾夷扇贝生产基地。渔业经济一直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年捕捞产量18万吨,养殖产量12万吨,全县7.5万人去年人均收入1.2万元,主要来自渔业和相关产业的收入,列东北地区县级之首,还吸引了4万多外来人口就业。
范小建:农业(渔业)特产税免除了吗?
刘锡财(长海县委书记):全部取消了。这一项长海渔民直接受益8300万元,相当于人均增加收入1000多元。好政策渔民很欢迎。
范小建:今年的柴油补贴下来没有?
刘锡财:正在申报。柴油涨价太快,许多捕捞渔民叫苦。
范小建:水产品加工做得怎么样?
刘锡财:这恰恰是今后需要强化的重点。目前捕捞产品全部鲜销,养殖产品的加工能力只有5%。长海县已在距陆地最近的普兰店市皮口镇征地4平方公里,开始兴建加工园区,作为今后加工产品内销和外销的桥头堡。
范小建:岛上吃水、用电怎么解决?
刘锡财:吃水过去靠岛上的水库和雨水,从大陆引水工程今年“十一”可以竣工,走海底管道。长海各岛的电力供应由海底电缆连接,除从大陆引电外,岛上风力发电占有一定比例。
范小建:海域使用金还在收吗?
刘锡财:辽宁省按每亩30—100元收取海域使用金,其中30%上交国家有关部门。养殖用海也在收,最好这项能全免了。
随着獐子岛的临近,话题转移到了獐子岛。
范小建:獐子岛在历史就是个很出名的地方吧。
吴厚刚(獐子岛渔业集团董事长):对。獐子岛资源丰富,素有“棒打獐子瓢舀鱼”之称,獐子岛因此得名。獐子岛人更有面对大海不屈的性格,从上世纪50年代起,凭着“穷棒子精神”、“半边天精神”,在世代荒蛮的小岛举起“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70年代被称为“海上大寨”,实现粮食自给、生活自足。
范小建:《人民日报》近期刊登头版头条新闻介绍獐子岛,标题叫《耕海万顷,养海万年》,你们是怎么做的?
吴厚刚:獐子岛渔业集团与政府、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养殖户组成“五合一”的渔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渔民共同富裕,保证渔民稳定增收。公司在獐子岛附近海域确权60多万亩设立养殖基地,将鲍鱼、海参和扇贝等放养在海底。通过底播发展增养殖业的做法,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养殖污染,保护了海洋环境。公司养殖海域被称为“海底银行”。
说话间,獐子岛已在眼前。为了让考察人员见识一下“海底银行”的含金量,吴厚刚早已调集了捕捞船和潜水员在养殖区等候。待客轮靠近,两名潜水员翻身下到海里,海面上冒出的气泡跟随着他们在海底行走采集的轨迹。不到十分钟,潜水员已浮出海面,呱叽两下,两大袋海珍品掷到了客轮甲板上。打开网袋,内容十分丰富,有虾夷扇贝、海参、海胆等。吴厚刚剥开一枚扇贝,请范小建副部长尝鲜,大家也纷纷品味这来自海底的健康食品,稍带着点海水的咸涩,又甜又嫩,直接生食,平生难得。
范小建:潜水员下潜二三十米,身体吃得消吗?
吴厚刚:这些都是公司聘用的专业潜水员,潜捕作业技术精湛,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潜水员工资收入较高,还有一定的年龄和身体条件限制。
獐子岛是一座海上花园,红顶白墙映衬着绿树碧水,植被丰富,楼房清亮,街道干净。学校、医院、宾馆、商场,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当地渔民大部分住上了别墅式小楼。从建筑规模来看,不亚于内陆地区的一座县城,长期在岛上的外来民工就有5000多人。
范小建副部长一行重点参观了獐子岛集团的育苗车间,浏览珠玉般美丽的海岛,最后登高望远,尽收海岛风光和渔村风貌。范小建对獐子岛镇党委和政府的负责人说:你们这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走在前列了,一是要发展经济,并靠龙头企业带动;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海岛的特点出发,组织引导渔民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你们抓住了这两点。没想到在距离大连市这么远的海岛上,看到这么丰富的内容。
进大连湾
甘井子区大连湾,是世界闻名的中国渔城,有众多渔业企业在这里落户,有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渔船在这里停靠、维修,有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贸易商在这里交易。当然,雄踞大连湾的龙头老大,是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240万平方米面积,20亿元资产的老牌国有企业。大连湾丰富多彩的渔事活动,大多是在它的带动下、在它的地盘上完成的。
4月19日上午,范小建副部长一行来到大连湾,来到辽渔集团,张毅董事长和许兆滨总经理引领大家边走边聊。
在渔港码头,各国渔船整齐排列,随风飘舞着万国旗:这是辽渔集团3000吨级“新兴海单拖网船,主要在南美洲智利海域作业;这是波兰籍的围网船,每两年在大连湾停靠一次;这是俄罗斯渔船,进港维修;这是渤海轮渡滚装船,往来大连与烟台……
在水产品加工车间:工人们身穿白大褂,对水产品进行分捡、包装。参观者没有经过消毒程序不得入内,只能隔窗观望,看个大概。
在海洋鱼类标本展馆:范小建副部长走得很慢,详细询问了单拖网、双拖网、灯光围网、鱿鱼钓等多种捕捞作业方式,仔细观察多种海洋经济鱼类的长相。
在职工食堂:了解工人们就餐、生活情况,当天中午的菜品还比较丰富。辽渔集团吸收了7000多名外来职工就业,月收入在千元左右。
作为渔业行业的“超级航母”之一,辽渔集团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内涵丰富,“内容复杂”,通过看录像、听介绍和实地考察,初步认识到主要包括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流通、水产品仓储与中转、水产品信息交流、渔需物资与船舶修造、休闲渔业、动力供应八大基地建设,这八个大项又分出许多个小项,而且项项赚钱。国内最大的冷藏库群,东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鱼集散地,近百艘大型远洋生产渔轮,上百种加工水产品和几十种海洋生物药品,汇集于辽渔集团。
范小建:这么大的盘子,你们怎么管理?
张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我们形成了一整套企业经营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信念、智慧、制胜”的企业精神一代一代传递。辽渔集团主要还是围绕渔业这个主业谋发展,并不断调整结构,目前侧重于基地化建设和社会化服务。
许兆滨:辽渔集团不与小公司争资源,不搞养殖,侧重于远洋渔业和海洋产业,产品追求天然、健康、无污染等。我们提倡“吃鱼革命”,希望国内的消费者多吃深海鱼、加工产品等。我们的系列加工产品叫“远洋牌”。
范小建:柴油涨价对你们有多大的影响?
张毅:过去柴油占远洋作业成本的30%,现在占60%。远洋渔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石油渔业”,柴油涨价影响很大,而且远洋作业渔船在海上加油或国外加油,完全是国际市场价格。我们的部分船队已决定暂时停业。
范小建:远洋渔业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哪些?
张毅:海洋渔业资源是全球共享资源,世界各国有义务共同保护、有权利共同开发。目前,我国大渔业、大国土的意识不强,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远洋渔业的开发上处于弱势,发展过洋性渔业与沿岸国家在渔业合作和外交沟通上需要加强,渔业协会组织应发挥更加实在的作用,要培养更多的远洋渔业人才。
在与辽渔集团负责人座谈时,范小建要求提供一份比较详细的远洋渔业成本核算材料。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参与讨论,并建议辽渔集团对大洋性渔业和过洋性渔业多做比较研究,为实施远洋渔业“走出去”战略提出思路和决策参考。
走开发区
19日下午,大风裹挟着细雨,风雨摇撼着面包车,范小建副部长一行辞别大连湾,驱车前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临海而建,马路开阔,花草锦簇,雕塑群随处可见。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徐志宽自豪地说,已经有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在开发区落户,这些企业现代化水平高,技术水平先进,加工能力强,代表着大连渔业的前进方向。
第一站:大连翔祥食品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总投资额860万美元,占地8380万平方米,建有零下60度超低温冷冻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3600吨,主要从事金枪鱼的加工和销售。范小建进到加工车间后发出感慨:这里就像是木材加工厂。只见多台电锯呼呼带风,将每条四五百公斤重的蓝鳍金枪鱼逐级分割、打包入库。范小建问:工人操作电锯安全上是否有保障?企业负责人答:工人手上戴的是进口铁手套,不会出事。据了解,这家企业主要从事进料加工,原料来自欧洲,切割包装后的金枪鱼肉销往北京、广东等国内市场,鱼皮加工成鱼粉饲料,利润相对较高。
第二站:金贝广场
金贝广场是獐子岛渔业集团兴建的大型多功能贝类综合交易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亿元,集贝类净化、暂养、冷冻、食品加工、批发、配送、旅游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在这里,考察人员重点察看了展示交易大厅、净化暂养区和食品加工厂,所到之处,养眼提神。暂养池内货品齐全,有海螺、鲍鱼、海参、海胆、贻贝、扇贝、紫石房蛤、海鞘等,鲜活诱人。经这里暂养净化的贝类,可以确保达到欧洲贝类食品安全标准。加工区内,工人们正将一条条鳕鱼摊在案板上仔细检查,剔除不合规格和有残次的部分,这批鳕鱼即将装箱出口澳大利亚。范小建赞扬道:你们这种确保食品质量,对消费安全负责任的做法很好。我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并在国际市场继续赢得良好声誉,需要大型龙头企业发挥表率作用。
第三站:棒槌岛海参加工基地
大连棒槌岛海产企业集团以刺参为主要研究对象,是集海参原种保护、人工苗种繁育、陆地工厂化养殖、海上放流增殖、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工程和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董事长刘春宝在加工基地迎接范小建一行,这里占地2万平方米,有十万级净化生产车间,完全按照GMP标准设计建造,加工设备一流,考察者进门时需穿褂戴帽,套上塑料鞋套,而门口那台“自动鞋套机”也是从日本进口的。“棒棰岛牌”海参系列产品,有干参、半干参、即食海参,还有新近上市的“棒棰岛辽参胶囊”。胶囊集纳米生物、超低温真空干燥及软胶囊等多项先进技术于一身,考察者被带领着探究进料、净化、干燥、粉碎、包装等胶囊诞生的全过程。刘春宝说,食用6粒胶囊相当于吃一个海参,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市场前景看好。
尾声:20日上午,范小建副部长到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看望机关干部,对大连市渔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渔业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范小建说,当前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部确定了“三增目标”,组织实施“三大战略”、“九大行动”,渔业也确定了“两确保、两促进”的发展思路,渔业系统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新时期做好渔业工作的思路和途径,切实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大连作为我国渔业发展的先进地区,要在新时期为建设现代渔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