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花,在太原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走在街上很多老百姓能认出她。
在太原农贸市场,卖肉的商贩们一看到李学花立刻停下手里的活计:“请李站长检查”,“请您放心,肉绝对没问题。”
这个为众多太原人所熟知和尊敬的李站长,就是太原市动物检疫站站长李学花。有人称她是“黑脸包公”,有人夸她是“健康卫士”。她十几年如一日,奋战在动物检疫第一线,端掉了一个个“问题肉”的窝点,销毁了一批批不合格的动物产品,为保障太原人民的食肉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黑脸“女包公”:开启太原动检元年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当地农业部门的同志在介绍动物检疫工作时,总是从1992年开始,他们形象地把1992年称为太原的动检元年。这一年,37岁的李学花担任太原市动物检疫站站长。
在回忆当时的肉食市场情况时,李学花本人感慨良多:“现在太原市场肉食的检疫率达到98%以上,那个时候50%都不到啊!市场简直是一片混乱。私屠滥宰,设施简陋,卫生极差。媒体形容当时的屠宰市场是:一口铁锅、一把屠刀、一地猪毛,污水横流,蚊蝇乱舞……根本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一些不法肉贩为牟取暴利,甚至专门收购、屠宰国家明令禁止的老公猪、老母猪和病死猪,并用农用喷雾器注水后出售……”
太原肉食市场的混乱状况促使李学花决定进行一次彻底的肉产品市场摸底排查。
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李学花和同事们开展了太原市生肉市场状况的“普查”。先对太原市场进行一番全面扫描之后,再分区分片,每人带着精心设计的调查表,撒网般在太原所有的农贸市场逐个摊点询问登记。动检站对太原市哪个农贸市场有多少个卖肉摊点,每个卖肉摊点的摊主姓名,每天销量多少,有无检疫证明,生肉来源等情况,获取了第一手材料。从那时开始,太原市动检站一直坚持给每一个生肉摊点建立档案,档案中有业主籍贯、年龄、照片等资料,有业主摊点位置和经营记录等相关情况。
之后,她又对太原市的生猪屠宰点进行逐个排查,全面详细掌握屠宰地点、屠户姓名,是否经工商注册、屠宰数量、销售渠道、生猪检疫等情况。这一个多月里,李学花跟大部分摊主都谈过话,跟每个屠户都见过面。当时这些摊主和屠户都没有料到,眼前这位戴着眼镜,说话礼貌的大姐,后来竟彻底改变了太原肉产品市场。当年和李学花进行摸底排查工作的林世武,现在已是太原市动检站副站长。他回忆说,“因为屠宰工作集中在凌晨两三点,肉贩也都在早市营业,所以我们的排查工作只能在半夜或凌晨进行。李学花领着我们跑遍了太原城郊的360多个屠宰点,向2000多人作过调查。”
全面掌握了太原市肉食市场和屠宰点情况的李学花,向太原市农业局领导递交了一份分析报告,明确提出集中屠宰的建议。这个报告,直接促成了《太原市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条例》在1994年的出台。
根据《太原市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条例》的授权,太原市动检站承担起肉食市场的管理、监督、检查责任,如:取缔私屠滥宰,实行定点屠宰,查处问题肉等。受命之初,李学花就在动检站成立了集中屠宰工作小组,并亲自领队。
在定点屠宰的那段日子里,每集中一个定点屠宰厂,李学花都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十天半月不回家。在太原市肉联厂开展集中屠宰时,正值隆冬,李学花和同事们住在没有暖气的旧招待所,一住就是21天,没有人脱衣服睡过一个安稳觉,也没有人吃过一顿可口饭,每天都是白开水方便面和榨菜,5 个人21天吃了20多箱方便面。白天,挨门逐户苦口婆心给屠户做工作,发放宣传材料,动员屠户放弃私屠滥宰;晚上,为屠宰厂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制定管理措施,改造屠宰环境,为引进屠户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凌晨,还要到各私屠滥宰点和市场上监督检查,忙得都顾不上洗脸。有人劝李学花休息几天,不要累垮了。李学花说:“取缔私屠滥宰,必须彻底,否则将前功尽弃。”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太原市动检站分期分批将全市360多个私屠滥宰户就近集中到9个定点屠宰厂,同时对所有的屠宰厂都派驻了监督检疫人员,健全了屠宰检疫制度,配备了无害化焚烧炉和车辆清洗机以及消毒设施,从源头上解决了不合格肉品上市的隐患。
初战告捷的李学花并没有懈怠,她又着手建立新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启动“太原市放心肉动检示范工程”,动检部门和试点单位签订了责任书,设立了监管服务站和监督电话,经营单位向社会承诺;率先实行太原市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更换了拉运动物产品运输车辆,并出台了五大配套制度,对所有生猪屠宰厂实行“六统一”管理;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动物产品检疫标识化管理,李学花亲自设计了检疫专用标识,采用无毒气枪挂标办法。
有了好的制度,关键要看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还得经受种种“硬压力”和“软压力”。如果在这些压力面前稍一后撤,那么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说起执法的难度和压力,李学花有一箩筐故事可讲。
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群众举报,太原康达肉联厂专门生产加工注水猪肉。当时李学花患重感冒尚未痊愈,但她毫不犹豫地带领同事们赶赴现场。在零下七八度的寒夜里,他们趴在房顶上从晚上9点多钟一直守候到凌晨3点多钟,被冻得全身发抖。当不法屠户开始注水宰猪时,她和同事们悄悄下房,翻墙进了头道门,撞开第二道门,突然屠户放出了三条狼狗。冲在最前面的李学花气愤至极,大声喝道:“反了天了”!顺手操起一根木棍,朝着恶狗直劈下去。顿时狼狗哀号着夹着尾巴逃跑了,屠工们也惊呆了,乖乖让出了一条路。经过19个小时的连续作战,坑害人民群众的注水肉黑窝点被端掉了,同时查封了4800 多公斤放在冷库的注水猪肉。
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在李学花的执法生涯中经常出现。不法商贩眼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一手。一次,快过年了,某单位出售病猪肉被李学花查处。这个单位搬出“后台”给李学花打电话,请求“通融”一下。李学花严词拒绝:“我不能拿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去‘通融’,把病猪卖给群众,造成后果谁来承担?”晚上,那个单位又送来大包小包的“意思”,李学花严肃地说:“如果让你的亲人吃上病猪肉,你们心里啥滋味啊?”第二天,这批病猪肉被付之一炬。
1996年,李雪花在检查某菜市场时,发现柜台上都是未经检疫的猪肉。在处罚时,市场经理劝李学花:“都是为共产党干事,何必那么认真?”李学花斩钉截铁地说:“正因为是为党工作,才这样认真。共产党最讲认真。”当晚,李学花的大学同学为那个市场说情,还劝李学花:“都什么社会了, 睁只眼闭只眼不就过去了?”李学花耐心地解释:“我对他们手下留情,就会让老百姓吃上病猪肉,这是对老百姓的健康不负责任,更是对人民犯罪啊。”
几年来,经李学花查处的违法案件达1393起,其中大案要案336起,结案率达100% ,没收销毁病害肉类16.8万公斤。李学花说:“我最敬佩历史上的包公,我也最喜欢别人称我为‘黑脸包公’。这13年,不管怎样,聊以自慰的是,我没有在任何压力面前低头。”
站长,大姐:展现人性化关怀
有人说,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天然地就是矛盾关系,要想被监管者配合监管者工作,太难了。但李学花做到了。在太原肉联厂冷库院内,记者见到几个搞肉类批发的大户。下岗后做起了猪肉生意的赵征勇说:“我以前卖过注水猪肉,其实我也不愿意卖注水肉,可大家都在卖,我不卖就赚不到钱,可卖‘烂肉’晚上睡觉又不踏实,真是左右为难。”在肉类市场得到了净化和规范后,赵征勇不必卖“ 烂肉”也可以获得可观收入,而且睡觉也踏实了。商户殷铁柱从规范的肉食市场更是获益颇多,感触也更深:“ 我从没卖过水货、病肉,但好人难做啊,以前卖肉也一直不挣钱。到1998年以后,我卖好肉也开始赚钱了。”殷铁柱的生意现在越做越大,在太原肉联厂租赁着500吨的冷库。商户钱栓福说:“以前怕被查处,骑着自行车带着‘烂肉’到处躲。现在正经做生意,一样赚大钱,我们许多人都开上了轿车。”
在太原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动检人员抽查过的超市和集贸市场,动物产品销售量就随之激增。一些超市、市场甚至主动邀请动检站的工作人员来检查。李学花和同事们从过去“不受欢迎的人”,摇身变成了“香饽饽”。太原肉联厂经理陈双喜说:“李站长在冷库查出过注水鸡、注水猪肉,搞得很多商户都不租冷库了。当时在我们厂,李学花是不受欢迎的人,进冷库检查连棉大衣都不给准备。说来惭愧,有一次,李学花去冷库检查,我们的库工竟然将她反锁在零下摄氏20多度的冷库里,长达20 多分钟。”李学花没有因此挟恨报复,也没有记仇,用她的话就是,“只要你不搞‘ 问题肉’,怎么对我个人没什么。”她耐心细致地做肉联厂领导的思想工作:“市场规范了,冷库才能发展好,把假冒伪劣的产品赶出去,更多好的产品才愿意进来。”冷库协助李学花把不法商户赶出去了,慢慢地,就有越来越多的合法经营商户进来了。到记者采访时,冷库的出租率达到100% 。许多商户还想多租,得到的答案是连一吨的地方也没有了。
有一个有关“大王”与“不要命”的故事在动检站流传。一次,当动检人员查到了病猪肉时,货主一边大声叫嚷,一边亮出纹有龙虎图案的胳膊、胸部,对李学花说:“肉是我的,你想怎么办?”李学花问:“既然你是货主,你叫什么名字?”“我姓王,叫‘大王’,我就是大王。”面对挑衅,李学花毫不示弱,针锋相对:“你知道我是谁?”“不知道。”“那你听好了,我叫‘不要命’,今天我要查处你的肉。”一句话把“大王”给镇住了。李学花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感觉后怕:“但我绝不能有丝毫的胆怯,否则,要么让他得逞,要么就会发生流血事件。”李学花以自己的凛然正气和非同一般的胆识镇住了“大王”,处罚顺利进行。在查处过程中,李学花运用起刚柔并济的手段,一张一弛,对“大王”说:“你还叫‘大王’呢,怎么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天气这么热,你看大姐我都汗流浃背了,还不给大姐买根雪糕去。”一句话又让“大王”一愣,现场紧绷的气氛松下来了。“大王”很快买来了雪糕:“请李大姐吃雪糕。”李雪花一看气氛有所缓和,又加了一句:“做‘大王’的,别那么抠啊,请我们大家都吃雪糕吧。”“大王”高兴地照办了。李学花趁机做起了“大王”的思想工作,讲清病猪肉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结果出人意料,经过李学花说服教育,“大王”主动认识了错误。一场干戈化为乌有,在场人员无不佩服李学花的有勇有谋。
在李学花执法过程中, 被她的精神所折服的不法经营者并不是个别。李学花是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和共产党员高超的科学执法艺术和依法行政水平。很多被李学花处罚过的不法商贩都“改邪归正”,走上了合法经营之路,亲切地称李学花为“大姐”。
目前在太原市做“双汇”品牌肉代理生意的李全社,曾经和李学花进行过多个回合的“较量”。
李全社以前是太原市海王肉食批发市场的老板,那时,在他的市场里,很多不法商贩在经营注水肉、病猪肉等“问题肉”。李学花多次对海王肉食批发市场进行检查,都发现了“问题肉”,并坚决予以处罚。
“当时对李站长的做法不理解,卖点病猪肉有什么大惊小怪,我们从小就吃病猪、病鸡。她一来查,我市场上的商户就做不好生意,我心里就不痛快。我觉得她是看我生意好就来找碴儿。”心里不痛快的李全社和海王市场的商户开始想办法为难李学花。1998年1月26 日凌晨,李学花带队在海王肉食批发市场进行检查时,有人切断电源,并在黑暗中发出种种怪叫,想阻止检查。动检人员用手电筒照明继续检查,当场查出3头病猪肉。在准备一起扣押时,市场里又涌出一伙人,满嘴脏话,对动检人员恐吓围攻。但李学花泰然处之,在有关部门配合下,李学花继续对市场实施强制性检查,共查出6头病死猪肉、18头私屠滥宰白条猪肉、51头盖有明令作废印章的猪肉。
明斗不行,李全社又进行暗斗。他指使人每天晚上打假举报电话骚扰李学花,让她睡不好觉,看她还有没有力气去查肉。没想到第二天,李学花仍然精力充沛地出现在动检现场。“她的毅力和意志真令人佩服。你打个假举报电话,她真到假现场来,尽管每次都空跑,她也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真是一个特较真的人。”今年7月11日,李全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点一滴地回忆了当年的旧事。
1999年8月,李学花在运输车上查出了46头病猪肉。李全社和猪肉来源地的肉贩围攻执法人员,并指挥肉贩非法扣押动检监督车长达6 个小时。接着,又组织私屠滥宰户及其家属,以村民上访为由聚众闹事。后来,李全社道听途说李学花有违法检疫行为,就向纪检部门递送了联名举报信。为此,山西省和太原市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结果证实,举报不实。
李全社又生一计, 每天到李学花办公室去“上班”,和她辩论道理。在办公室里,李全社看到了李学花忘我工作的情景。在办公室里,李学花在闲暇时耐心对李全社解释动检工作对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意义。李全社也开始了换位思考:她所做的完全是为太原人 的健康着想,并不是为自己的私利。如果我的家人吃了病猪肉,该怎么办呢?
观念转变的李全社开始主动清理在自己市场上经营的不法商贩, 主动向动检站举报注水猪、病猪肉。“许多人说我有‘病’,把自己的商户往外赶,快成半个‘动检站’了,但我清楚这样做是正确的。”
李全社的举动曾经使他的生意一度不景气。李学花引导他:“既然你想卖好肉,不如经营品牌肉。”并向他推荐“双汇”肉,介绍他去河南双汇公司联系业务。现在,李全社的品牌肉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一天能卖出100多头“双汇”猪肉。
李全社说:“ 我佩服李学花,她无私,有智慧,有胆略;我更尊敬他,她真像大姐一样地关心我们,给我们指点生意。”
新动检哲学:依托群众凝聚力量
太原市动检站编制只有24个人,却承担着全市十县(市、区)饲养、屠宰、销售、仓储、加工、宾馆、饭店、食堂及铁路、公路、民航运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监督、检疫工作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在饲养、生产、经营环节发生的各种动物防疫违法案件的查处。李学花意识到,仅仅依靠二十几个人来管好太原肉类市场是远远不够的。李学花苦苦思索动检工作的思路。“依托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没有干不成的事!” 这一想法让李学花兴奋起来。有人说,李学花的动检哲学就是把全社会的眼光都吸引到动检上来,动员全民参与动检工作。
这场“动员”的发端,是百姓身边不起眼的塑料包装袋。
太原市动检站制作了不同规格的无毒塑料包装袋,上面印有“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生肉”的宣传语和动检站的地址及举报电话,并通过肉摊传向消费者。开始时一个集贸市场只有一两个摊点使用包装袋,没有这种包装袋的摊点就着急了,纷纷打电话寻找这种包装袋。太原市民开始思索“未经检疫”和“检疫”的区别。小小的包装袋唤起了市民“食肉安全”意识的最初觉醒。
受到包装袋宣传效果的启发, 李学花又积极与报社、电视台等媒体联络协调,向媒体通报市场检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2004年7月,动检站实行每月一次的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情况通报制度,在太原的10多家媒体开设了专栏、专题。媒体的加入壮大了太原“动检的人民战争”的力量,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每当动检站查处大案时,太原的10多家媒体都派出记者, 跟随检疫人员不分昼夜出 击现场,进行详尽的报道。一位记者对李学花说:“我们就是冲着你的工作作风来的,你这儿新闻多,说明你干的多,跟你在一起查市场,就像打仗一样,够刺激。”
李学花还积极联络公安、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进行动检联动,共同维护太原动物产品市场秩序。当李学花遇到危险案件时,只要一打110,民警们马上出警相助。据李学花回忆,一次在处理“问题肉”时,公安部门出动了4支小分队协助检查,交通部门也帮助设卡拦车。
2005年4月,太原市启动了动物卫生义务监督员制度,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动检工作中。
李学花告诉记者, 近几年她查处到的重大违法案件大多是由群众举报并提供线索。人们在超市、集贸市场买肉时,会自觉地看一 下动物检疫标识。太原正在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监督动检的良好氛围。
沃尔玛超市一进太原, 就立即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浓厚的动检氛围。超市刚开业不久,李学花检查时发现一批冻鸡产品上未加贴动检标识,同时这批产品的检疫证明手续不全。李学花当场提出存在的问题。沃尔玛超市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在中国开了这么多超市,在其他城市从来没有动检部门向我们指出过这样的问题。”李学花义正词严地说:“因为太原有动物产品检疫条例,太原有我李学花,你要想在太原卖动物产品,就得符合规定。”这次查处结果在太原的媒体上进行了公布。李学花还专门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给这个国际性超市上了一堂动检课,对超市的动物食品采购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一周后,沃尔玛超市向动检站递交了一份整改报告。
这场由李学花发起的“全民参与动检”工作所产生的力量有多大,一个叫郭映贵的泡馍店老板感受最为深刻。2005年7月,李学花在一家叫“西安泡馍大王”的饭店查获了一批未经检疫的羊肉并在媒体上给予曝光。曝光后的第一天,顾客骤减了一半,第二天又少了三分之二,第三天更是门庭冷落。据郭映贵粗略估计,他在太原的4家泡馍店3天就损失了10万元。郭映贵在经过认真整改和思索后,给动检站写了一份检查,检讨了饭店在动检方面的不足,并把检查放大了一份张贴在饭店门口。7月11日,记者看到,检查还贴在饭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郭映贵告诉记者:“现在饭店的人气在逐渐回升。以后我们一定会配合动检站做好检疫,让顾客吃肉放心。”
用不甘平庸的心: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山西省委副书记薛延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八个字来形容李学花:尽职尽责,坚持不懈。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李学花在动检工作的13年间,累计加班的时间折合起来竟然有12.2年。动检站的同事们说:“别看她是个女人,干起活来真像个‘拼命三郎’。”李学花说:“我是农民的女儿,从小干惯了,动检工作是人命关天的事,我怎么敢松懈? ”
李学花是一个平凡人,但她是一个不甘心平庸的人,她是那种把任何工作都要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尽善尽美的人。在她还是集体猪场饲养员的1970年,李学花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猪场工作又脏又臭又累,既要管理猪的饮食起居,又要进行改良繁殖,还要钻研防疫,所有一切,她干得得心应手。一时间,石沟村的养猪姑娘李学花成为全市养猪模范,并因此获得了进入山西农业大学学习畜牧兽医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的李学花在太原市农业局畜牧科从事统计工作。李学花把这个看似枯燥简单的工作干得劲头十足。她主动把1949年到1976年的统计数据一张一张整理,把缺失的数据求证补齐,并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全部重新誊写。至今农业局仍有许多同志对李学花整理的历史统计资料赞不绝口。
担任动检站站长后,李学花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工作,仍抽出时间把原来分散堆积的动检站工作散页,从1985年至1998年,按年、月整理成册,还将1994年至1998年太原市大小猪肉经营者档案集中成册。
把工作做好还不行,还必须做到更好。这是李学花对待工作几十年一以贯之的风格和态度。1998以前,动检站只有一辆三轮摩托车。李学花坐着这辆摩托车,跑遍太原城郊所有的批发市场。当年开着三轮摩托车载着李学花一起执法的林世武说:“一到冬天,羽绒服外面套上军大衣,可还是冷。有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借路边摊子上的炉子烤烤火再走。有时候不法商贩为阻止我们拉走病肉,把摩托车的电路给拔了,我们只好推着摩托车回站里。这辆摩托车最多一次拉走了12 头病猪。”
李学花的丈夫段守忠说:“长时间大强度的工作,学花经常脑供血不足,头晕,体力也不如以前了,真怕她顶不住啊。”李学花出过两次车祸,休克过六次。特别是2003年1月那次车祸,她险些成为植物人。2003年1月8日,正是腊月初六,清晨6点多,下着毛毛雨。李学花和两位同事赶赴河北打算暗访当地的一家屠宰场,因为最近这个场输送到太原的生猪屡次出现问题。疲倦的李学花一上车就睡觉了。当她醒来时已经被抬进了医院,李学花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医生为李学花置换了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后的右腿不能过度疲劳,否则就会全腿浮肿。至今,李学花走起路来还有些跛。
近年来,各部门授予李学花的荣誉,可数的已有50多项。但对李学花而言,最珍贵的是来自太原百姓的那份真情。李学花说自己并不爱哭,但从2003年的车祸以后,她却总忍不住要哭,因为她有太多的感动。听说李学花出车祸了,山西省和太原市很多部门的领导和同志都来看望她;和她打过交道的肉贩都赶到了医院;很多普通的市民自发来到医院,还有83岁的全国劳模李双良……从昏迷中醒来时, 李学花看到洁白的病房摆满了盛开的鲜花,她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了出来:“即使这次真的死了,也值了。”李学花重返动检 一线,在菜市场上,一位大娘拉着她的手说:“ 你终于好了! 我们好担心!”
李学花置换人工关节后,腿经常浮肿,需要按摩。有的时候同事们帮她脱鞋,按摩脚和腿。李学花忍不住又流泪了。“我最自豪的是太原人给了我很多尊敬和爱戴。一生中有这么多人尊重我,多少钱也换不来。”
“太原有个李学花”。一个女人以自己的真情和顽强、智慧和勇气,赢得了一个城市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