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年完成一次全面积土壤化验的土壤化验中心;10个小时就能耕种1600亩土地的凯斯STX500型拖拉机;水稻叶龄诊断技术使500余万亩水稻生产标准化,年增产近6亿斤;数架澳洲GA—200型飞机正在万亩大豆田上进行航化作业;渠首灌溉站以每秒32.85立方米的流量将乌苏里江的水引入垦区广袤的土地……一幅幅农业现代化的壮丽画卷!7月19日,来黑龙江省垦区建三江分局考察的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杜青林高兴地说:“真是越看越振奋,越看心里越亮堂!”
(一)
7月18日午夜,忙完一天紧张工作的杜青林部长赶到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虽然休息时已是19日凌晨1点,部长还是早早起来,7点刚过,便驱车前往建三江分局。
杜部长先来到了七星农场土壤化验中心。他逐项观看了测土配方施肥检测分析的整个环节,当他听到建立检测中心3年来,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5万亩,占农场总面积的66%,粮豆作物增产8.2—14.3%,亩减少肥料投入8—12元,亩增加效益45元左右,新增粮豆总产1.1万吨左右,新增经济效益2100多万元时,非常高兴。
更让部长振奋的是,创业农场的现代农机装备停放场。美国迪尔、凯斯的大马力旱田拖拉机、凯斯自走式变量喷药机、T600高速插秧机、9660水田收获机、日本久保田育秧播种机……杜部长一个个挨着看、挨着问。杜部长登上了有两人多高的凯斯STX500型拖拉机。杜部长坐在驾驶台上,询问身边驾驶员该车的驾驶要领和技术参数,然后他笑着对记者说:“你们也上来试试。”杜部长说:“创业农场的现代农机装备,与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二)
建三江现在的天气却如北京的初秋,凉爽的风吹过绿绿的稻田,带来了清爽的泥土气息。面对600公顷整齐划一翠绿色的稻田和12600亩一望无际深绿色的大豆田,谁不为之激动?杜部长也被这壮观的景色吸引了。
在前进农场水稻标准化示范园,杜部长详细询问了水稻叶龄诊断技术。陪同考察的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是位农业专家,他拉着杜部长蹲到稻田旁,形象地介绍了水稻怎样进行叶龄标记、出叶标准诊断、调控肥水保等。几年来,建三江分局累计应用水稻叶龄田间诊断技术500余万亩,比常规技术增产10—15%,亩增产稻谷50—75公斤,增加总产近6亿斤,亩增收70—100元。这个水稻标准化示范园区是完全开放式的,技术人员介绍,附近的农户隔几天就会来这里看看、听听,他们说在这儿新技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得实惠。“哦?”杜部长笑着说,“一用就得实惠,好呀。”
来到二道河农场“万亩大地号”大豆示范区时,数架澳大利亚进口的GA—200型农用飞机正在进行航化作业。杜部长走进豆田,仔细观察了大豆的长势,并询问了适合寒地大豆生长的“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技术”。这种既增温、又抗旱的技术,不仅使大豆亩产增加了50公斤,亩增效80元,而且提到了大豆的品质。杜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
杜部长评价说,“七星农场的土壤化验中心和测土配方施肥,前进农场的水稻标准化示范区,二道河农场的万亩大豆示范区,可以说是垦区先进农业科技的缩影。垦区先进的农业科技还为周边农村作出了样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
一路上我们路过数个美丽、规划整齐的农场场部或职工生活区,这里已经看不出农村的样子,而是一个个功能齐备、现代化的小城镇。
车继续东行,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八五九农场乌苏里江灌区渠首灌溉站。这个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0.08万亩,它利用江水资源,同时还能为乌苏里江自然保护区60万亩湿地进行间接补水,预计年增效益可达6000万元以上。
站在坝上东望,不远处就是国界。乌苏里江的水缓缓地从脚下流过,灌入垦区肥沃的黑土地。一天的考察结束了,杜部长深有感触地说:“黑龙江农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榜样,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次日上午,在佳木斯召开的座谈会上,杜部长说:“昨天一整天,我们都在垦区考察调研,每看一个点,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现代农业的气息,感受到垦区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垦区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确实令人振奋,给人以鼓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希望,看到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光辉前景。”
杜部长进一步指出:“我边看、边问、边交谈,感到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高。可以说,现代工业发展的成果在垦区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体现。垦区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高达92%。第二,农业科技含量高。垦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化水平高。这一次我们没有专门考察,但听垦区的同志介绍,垦区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培育了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丰缘麦业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22万个家庭农场和2.3万户周边市县农户进入市场,推进了垦区经济和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第四,风险保障能力比较强。黑龙江垦区农业风险互助体系初步形成。去年11月组建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运转正常,基本覆盖垦区,并已具备向全省发展的条件。另外,我们也看到,垦区农田水利设施比较完备,抗灾能力比较强,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五,垦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我们一路看到的几个农场的场部建设得都很漂亮,农场实行统一规划,职工逐步向场部小城镇集中,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几十年来,垦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丽的建三江,正如杜部长所说,在这里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希望,看到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光辉前景!愿垦区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