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网络优势为全国农业科技年造势
网络日益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根据农业部农研中心调查,虽然目前拥有电脑的农户比例还比较低,但仍有27%的被调查户认为利用计算机网络发布、查询信息更方便、便宜、快捷。此外,调查表明农户拥有的电脑上网一般使用频率很高,对周围农民的辐射力强、影响很大。
中国农业信息网今年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网站作用,紧紧围绕2003年“全国农业科技年”的活动方案,按照“事、势、实”的要求,利用网络服务优势,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系列展示了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等科技信息,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学科技、用科技、传播科学的时代风尚的形成。同时为“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网上平台,向全国农民和广大农业工作者推广普及网络科技知识,并充分发挥网络的媒体功能,指定专人按照农业部农科教发(2003)7号文件要求,对农业科技年的重大活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为全国科技年活动造势。
一、利用网络传播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
根据2003年全国农业科技年工作的统一要求,围绕《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规划》,结合中国农业信息网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科技推广频道的建设,把符合需要的技术在网上展示,使其成为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展播的窗口。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2月22日,采编发布农业科技推广动态4300条、实用技术6000条以及新优品种信息1200条,目前已经积累可供在线查询的各类实用技术、品种、推广实例信息近2万条。
二、利用网络的媒体功能为农业科技年造势
信息中心指定专人,根据“全国农业科技年宣传指南”的内容和采访线索,加强联系,积极配合,在中国农业信息网首页的信息联播频道及时、全面、有效地对农业科技年的重大活动进行了跟踪宣传报道。在报道过程中,首先突出了一个快字,往往是活动结束后,在第一时间上网发布。其次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突出了现场感,吸引了浏览者的的注意力,从而扩大了宣传的效果。第三在信息内容的处理上力求全面,不仅报道了何时在何地发生了何事,还进一步突出了事件发生的意义、取得的成效、农业部对工作开展的措施和要求,并以相关链接的形式提供了一些相关实用技术。通过以上三个举措增加了活动报道的深度,使浏览用户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活动情况的同时,还能够学到相关的国家政策、科技知识以及实用技术,从而扩大了宣传在社会上影响力,也认真落实了“有事可做、宣传造势、农民实惠”的要求。据信息中心监测,目前中国农业信息网平均每天用户点击已超过80万次。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农业信息网信息联播频道先后报道了“全国农业科技年”新闻发布会、全国农业科教工作会议、农民科技书屋建设、“948”项目实施成果、50项重大技术和100项实用技术、农民科技知识大奖赛以及全国科技年下乡活动等标志性活动共计48条,占该频道全年报道总量的25%。
三、发挥网络优势为农业科技年服务
发挥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范围大、存留时间长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势为全国科技年服务,发布有关农业科技年活动的行政通知20多条。同时,在“非典”期间,将防治“非典”作为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专门建立了“防治非典”专栏,从4月21日—6月25日,每天及时更新全国非典型肺炎疫情通报。同时编发中央领导对抗击“非典”的最新指示,农业部、卫生部的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以及“非典”防治的科普知识,并通过信息联播频道及时播报抗击“非典”的最新进展,形成抗击“非典”的网上阵地,直到全国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才结束该专题的维护。
为了进一步为农业科技年造势,不仅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行政通知、滚动新闻、信息联播等频道发布农业科技年的信息,还在显著位置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年”专栏,刊登“全国农业科技年”的图案、标识、工作文件、发布领导讲话、政策文件、各项活动计划、情况通报、工作动态等,引导、指导有关业务活动和宣传活动的开展,该专栏共汇集了全国性活动、行业性活动、科研院所活动和地方性活动4个方面的信息100余条。
立足中国农业信息网 唱好全国农业科技年这场戏
今年,按照信息中心的部署,由我负责农业科技年宣传报道工作。为了唱好全国农业科技年这场戏,我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充分认识到农业部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这一活动,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引导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并在广大农村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时代风尚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并以此为指导,在中国农业信息网这个舞台按照“事、实、势”的要求宣传报道农业科技年的各项活动。
由于上半年“非典”肆虐,农业部各司局的大部分工作积压到了下半年,宣传报道工作也随之紧张而又繁重,面对新的挑战,本着向司局负责和向浏览用户负责的态度,根据“全国农业科技年宣传指南”的内容和采访线索,加强联系,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参加各项活动,从8月份开始,4个月连续作战,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并第一时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中国农业信息网首页的信息联播频道发布。报道内容上在进一步突出及时、准确的同时向深度、广度延伸,不仅报道了何时在何地发生了何事,还进一步突出了事件发生的意义、取得的成效、农业部对工作开展的措施和要求,并以相关链接的形式提供了一些相关实用技术,使浏览用户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活动情况的同时,还能够学到相关的国家政策、科技知识以及实用技术,从而扩大了宣传的效果,认真落实了“有事可做、宣传造势、农民实惠”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先后采编报道了“全国农业科技年”新闻发布会、全国农业科教工作会议、农民科技书屋建设、“948”项目实施成果、50项重大技术和100项实用技术、农民科技知识大奖赛以及全国科技年下乡活动等全国标志性活动共计50多条,占该频道全年报道总量的25%。
为进一步为农业科技年造势,我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行政通知、滚动新闻、信息联播等频道发布农业科技年信息的同时,还建立维护了“全国农业科技年”专栏,刊登“全国农业科技年”的图案、标识、工作文件、发布领导讲话、政策文件、各项活动计划、情况通报、工作动态等,引导、指导有关业务活动和宣传活动的开展,该专栏共汇集了全国性活动、行业性活动、科研院所活动和地方性活动4个方面的信息100余条。
我还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范围大、存留时间长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势为全国科技年服务,发布有关农业科技年活动的行政通知20多条。同时,在“非典”期间,将防治“非典”作为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专门建立了“防治非典”专栏,从4月21日—6月25日,每天及时更新全国非典型肺炎疫情通报。同时编发了中央领导对抗击“非典”的最新指示,农业部、卫生部的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以及“非典”防治的科普知识,并通过信息联播频道及时播报抗击“非典”的最新进展,形成抗击“非典”的网上阵地,直到全国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才结束该专题的维护。
2003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非典”肆虐,农业部各司局的大部分工作积压到了下半年,工作紧张而又繁重。总体来说,新闻组岗位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突破。现将我在信息采编处新闻组岗位上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在“非典”期间,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信息上网。首先建立了非典型肺炎专题,从4月21日—6月25日,每天及时更新全国非典型肺炎疫情通报。同时收集中央领导对抗击“非典”的最新指示,农业部、卫生部的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以及“非典”防治的科普知识,并通过信息联播频道及时播报抗击“非典”的最新进展,形成抗击“非典”的网上阵地,直到全国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才结束该专题的维护。其次,抓住“非典”这个特殊时期,充分展示、运用网络的优势协助司局开展工作。特别是在防治“非典”的关键时期,农业部党组动员部署了一次竞争的职位多、范围广的副局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这是农业部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部系统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为了积极配合人事劳动司的工作,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专门设立了“副局级干部竞争上岗”专栏,从动员、报名、工作部署到竞争上岗结束进行了全程播报。最后,人事司对在此次副局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网络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也进一步带动了各司局的网络应用,办公厅、人事司、计划司、财务司、经管司等纷纷在网上建专栏、发会讯通知,据统计,2003年发布行政通知95条,比去年翻一番多,发布部属事业单位的会讯31条。
“非典”过后,各司局的各项业务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展开。通过《农业部2003年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历》推进了信息发布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了信息发布数量的增加,收到了明显成效。截止12月5日,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信息发布”栏目发布信息179条,比2002年增加100条,比去年翻了一番多。由于信息发布具有权威性,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发布的信息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综合、新闻频道)等媒体转发,并被新华网政府在线频道作为精彩栏目,建立了链接。
在信息联播方面,紧紧抓住办公厅新闻处、农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各司局的专业网,全方位收集信息线索。在采访后,有的司局提供新闻稿,但内容庞杂,新闻点不突出;有的司局只提供背景材料,均需要重新采写。而在采写过程中,因为网络没有电视、报纸受时间和版面等方面的限制,所以,本着向司局负责(以便获得司局的认可和对网上宣传报道的重视与支持)、向浏览用户负责(让用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全面的获得所关注的信息,从而使其关注中农网增加点击率)的态度,针对网络媒体的特点,在进一步突出及时、准确的同时向深度、广度延伸,打造品牌频道。一些报道不仅得到了司局的充分肯定,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譬如,抓住全国农业科技年的契机,加强沟通,积极参加科技教育司的各项活动,并通过大量采写象“948”系列报道这样有分量的文章来赢得司局上下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在科教司各处室确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媒体地位。共同关注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一文从耕地的流失现状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介绍以及保护性耕作取得的最新进展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报道,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恒新看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主动邀请我们今后多参与、加强对农机化司活动的报道。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容侵犯一文上网后,江苏省某地区一热心人打来电话举报该地区有关部门非法占用农民耕地,并“封杀”了人民日报当日对农业部将派出检查组的消息。此人将网上内容打印后分发、告之当地农民,稳定农民的情绪,静待检查组的到来。
目前,信息联播频道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部内外基本确立了媒体地位。据统计,截止12月18日,该频道发布新闻报道总计214条,比去年增加24条,自采自编的信息达到90%以上,并基本实现平均每个工作日更新一条的目标,日平均点击量达到50000次以上。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为今年网上报道的新亮点,我积极参与了农交会盛况全程网上现场直播。在农交会前夕,主动与大会新闻中心和重要活动的主办单位联系,落实了网上报道组的记者证以及领导专场近身记者证等事宜。在报道过程中,借助近身记者证的便利,拍下了国家领导人参观农交会每个展台的精彩瞬间,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相关图片上网后,不仅成为独家新闻报道的亮点,还被一些参展企业来电索取。而采写的投融资论坛、高官会、开幕式、回良玉副总理视察一号馆等重要消息,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第一时间上网发布,为国内媒体最快、最及时,还被一些媒体转发了网上的信息。在农交会期间,多是白天跑采访,晚上采编发,做到当天新闻当天发布,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在跑农交会的同时,还兼顾了部内司局同期所举办活动的报道。
今年,在突出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新建了全国农业科技年、工作规范、“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规资料手册、十佳公务员先进事迹等10个专题。继续更新维护兽医公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机构简讯、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专题。
两年来,在采编处新闻组这个中级岗位上,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处长的帮助下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并没有由于是一个初级水平的人员所从事而出现停滞不前。因此,我相信,初级水平不用怕,不卑不亢去努力,潜能必定会激发,还有何事难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