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的现代化葡萄种植大棚,科技元素无处不在。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与光照强度,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输送养分。华明街道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林浩介绍:“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是靠‘数’吃饭,合作社种植的20余种葡萄要求各不相同,但科技使得品质统一了,价钱也上去了!”
胡张庄的变迁,正是东丽区“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五年来,东丽区以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为引领,精耕绿色田园、激活创新动能、厚植民生福祉,在“三农”画卷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绿色筑基:都市田园绘就生态新底色
东丽区深知,生态是发展的根本底色,更是都市农业的生命线。在“十四五”的蓝图下,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加速成型。
生态屏障筑牢绿色根基。作为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核心区,东丽持续用力。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湿地保护修复、水系连通治理,新增造林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显著提升。“绿屏”不仅成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城市“绿肺”,更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区内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本底和独特的发展环境。
绿色生产融入农业肌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沃土。东丽区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域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多年保持高位。在华明街等地,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标准化已成为普遍共识。“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链条日益牢固,东丽区出产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正赢得越来越多都市消费者的信赖。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点亮田园新光
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科技是核心引擎。东丽区借力区位优势,为乡村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智慧农业示范引领发展,东丽区在华明街、金钟街、东丽湖街道等重点区域,一批高标准设施农业园拔地而起。智能温室内,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技术广泛应用,环境调控系统精准控制温、光、水、气,作物生长在“最优解”之中。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加速落地,“数字农场”试点成效斐然。土壤墒情传感器、小型气象站、作物长势监测仪等设备将实时数据传回云端平台,实现了精准灌溉、变量施肥、病虫害智能预警,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品质。
平台经济激活产业活力。“互联网+”的春风吹遍东丽乡村。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拥抱电商直销、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华明街道范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直播团队成了“网红达人”,胡张庄的玫瑰香葡萄、东信花卉的红掌等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同时,依托“科创绿谷”定位,聚焦优质果蔬、特色水产、观赏花卉等领域,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一批适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品种在东丽扎根结果,种业“芯片”优势正逐步显现。
农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东丽区充分利用都市近郊区位和生态资源禀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东丽湖旅游度假区以其广阔的水域、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休闲项目,成为市民近郊游的热门之选。胡张庄村乡村振兴示范区更是成功典范,葡萄采摘节、农事体验、科普研学、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业态融合发展,吸引大量城市客流,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真正实现了“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
民生为本:和美乡村绘就幸福新图景
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丽区用心用情,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东丽区持续加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标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高效运转,“厕所革命”惠及千家万户。所有保留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脏乱差”褪去,代之以整洁、有序、美丽的村容村貌。同时,示范镇建设稳步推进,配套服务持续完善;对保留的村庄,则结合乡土风貌保护,有序实施农房安全改造和风貌提升,留住乡愁韵味。
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东丽区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15分钟综合服务圈”,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服务。标准化村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有效缩小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富民强村机制稳固。东丽区通过产业发展、就业带动、创业扶持、改革赋能等多措并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活力增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物业经济、参与产业项目等多种路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分红收益稳步增加。各项惠农补贴精准落实,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文明乡风浸润心田。东丽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积极开展“天津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护传承优秀乡土文化,让文明的种子在乡野生根发芽,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风貌。
从绿意盎然的生态屏障,到科技赋能的智慧农场;从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到安居乐业的幸福笑脸,东丽区“十四五”“三农”发展之路,是一条以绿色为底、以科技为笔、以民生为魂的都市型乡村振兴创新之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