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至7日,2025全国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编制发布工作交流活动在苏州举行。作为浙江省“超10亿元级土特产”标杆,浦江县携“中国巨峰之乡”的葡萄产业、百年传承的金华火腿、非遗文创刺绣三大“金名片”亮相,通过指数发布、企业推介、签约合作等环节,全方位展现浦江农业从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的创新实践。
9月5日上午的推介会上,浦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交流了《浦江葡萄产业指数》项目建设做法、运行走势,解码“中国巨峰之乡”的数字基因,并系统解读了浦江葡萄产业指数体系的创新价值。该指数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指导发布,涵盖价格、信心、品牌互联网影响力三大维度,通过巨峰、阳光玫瑰、天工墨玉等核心品种的实时数据采集,精准反映市场供需波动。浦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中国·浦江葡萄产业指数”不仅是一组数据,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它让传统农业“看得见趋势、说得清价值、走得进市场”,也为全国特色农产品指数体系建设提供了“浦江样本”。
在同期举办的企业展销区,浙江金华金贸火腿有限公司与浙江浦江何石塔刺绣有限公司成为焦点。金贸火腿以“百年匠心,科技焕新”为主题,展示了竹叶熏腿、即食火腿丝等创新产品。这家始创于1918年的“中华老字号”,通过低温发酵工艺,在智能控温车间将传统火腿的腌制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8个月,年产量突破5000吨,产品远销港澳市场。“我们的火腿可以生吃,熟吃更好吃,生食火腿销售额占全国总销量的50%。”公司总经理石红星介绍。
而何石塔刺绣则以“针尖上的共富路”为主题,呈现了一场非遗与现代的碰撞。展台上,刺绣婚庆手册、香包、手鞠球等文创产品吸引众多客商驻足。公司创始人何明园——这位联合国华人艺术家总会委员、浙江省非遗十字花绣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推介了其“企业+工坊+农户”的共富模式。何石塔刺绣在全县设立12个“非遗共富工坊”,带动500余名农村女性就业,人均月收入达6000元。“许多留守妇女通过刺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传承技艺。”何明园说。
9月5日下午的签约仪式上,浦江何石塔刺绣有限公司与浦江果业协会分别与江苏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这是浦江农产品首次系统性进入长三角核心批发市场,我们将通过冷链直供、品牌联名等方式,打造‘浦江味道’区域公共品牌。”浦江果业协会会长表示。
南环桥市场负责人王立军认为,浦江的葡萄标准化种植、火腿深加工技术、非遗文创设计,与苏州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高度契合。“未来我们计划联合开发葡萄白兰地、火腿月饼等跨界产品,让传统农品焕发新活力。”
此次盛会背后,是浦江农业“三链同构”的深度实践:以葡萄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亿元,涵盖种植、加工、文旅等领域,推动一二三产业务融合发展;火腿产业通过“老字号+新零售”模式,逐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非遗刺绣则以文化IP赋能传统产业,让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金秋时节,浦江的“金名片”正以创新之姿,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浦江县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