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农”墨重彩

日期:2021-10-26 08:42 作者:刘毅 来源:新疆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新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份浓墨重彩的“三农”答卷,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抓好巩固提升县、示范引领县、稳步发展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聚焦总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生活有盼头   增收致富路子宽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治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路子。 

  发展产业、转移就业、生态补偿扶持、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措施兜底……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各地认真查找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对标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的具体指标,精准实施具体脱贫项目,尽锐出战,向千年贫困顽疾发起总攻。 

  有志者事竟成。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306.49万人脱贫、3666个贫困村退出、35个贫困县摘帽,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消除。新疆告别了绝对贫困的历史,全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区“三农”工作重心也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脱贫地区以崭新面貌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来布伦口乡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靠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增收致富。”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村民沙吾提·萨提瓦尔迪说。布伦口乡结合每村每户的特点精准施策,指导农牧民群众通过开办牧家乐、制作民族手工艺品等拓宽增收渠道,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2021年以来,新疆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保持脱贫地区在过渡期内政策稳定,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上半年,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62.77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95.55%,脱贫人口稳岗就业106.62万人。 

  广大农牧民群众有事做、能致富,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开。 

  丰产又丰收   稳产保供效益好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全区坚持一产上水平,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围绕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和质量。 

  全区围绕“疆内平衡、略有结余”的粮食工作方针,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面积不减、产量不降。截至2020年底,全区冬小麦最高单产连续3年创新高,最高亩产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021年,全区夏粮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预计总产量达628.1万吨,较上年增加46.1万吨,全国夏粮增产量的五分之一来自新疆,全区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粮食安全的稳定基础来自于产品的过硬品质和产业的优质高效。2021年,全区小麦平均收购价达到2.5元/公斤,较上年同期增加0.02元/公斤,新冬22号等优质冬小麦收购价达2.78元/公斤。 

  “我们与种子企业签了订单,负责新冬22号冬小麦的制种工作,收购价在小麦市场价基础上每公斤再增加0.12元。”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村民张兰说,近年来,越来越多村民种上了“种子田”,生产的优质小麦种子不仅不愁销售,效益还提升了不少。 

  丰产又丰收已成为全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2020年,全区棉花总产量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3%,已形成“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全区林果面积稳定在2200万亩左右,地方林果业产值突破500亿元,红枣、杏、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实现稳步增长,特色农作物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蔬菜种植面积近300万亩,产量超过900万吨,疆内冬春蔬菜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更加丰富。 

  宜居又宜业   美丽乡村入画来 

  宜居宜业的乡村,离不开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密集落地农村,全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基本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随着各个领域的短板被补齐,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留得住乡愁、稳得住乡亲的好地方。 

  走进洛浦县恰尔巴格镇阔恰艾日克村,整洁一新的街道、生动的手绘文化墙、美丽的农家庭院相继映入眼帘,幸福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把过去杂乱的庭院打扫出来,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白菜、胡萝卜等蔬菜,改善环境的同时,还解决了自家冬季蔬菜供应问题。”村民比丽克孜·买买提敏说,这些年村里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也积极开展庭院改造,精气神比过去更足了。 

  2018年,自治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经过不懈努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 

  在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全区下大力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保障水平。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农牧民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一项项扎实的惠民举措,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了城乡差距,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也让美丽乡村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2021年上半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复苏,乡村累计接待游客约2700万人次,带动就业1.5万余人,实现收入9.62亿元。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孕育幸福的沃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开创了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正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