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2021年基本完成以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2020年,甘孜州州县(市)农牧部门按照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培训、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注册登记、规范运营的改革流程图,严把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关,明确集体资产归属,重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理,夯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原则,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定期清查制度,通报集体资产更新情况,保证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20年全州核实村级集体资产116.44亿元,经营性资产7.53亿元,集体债务7.48亿元,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15823.19万亩,其中农用地15538.96万亩,未利用地282.85万亩。
二、统筹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在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成立组织和登记赋码等关键环节,州县(市)农牧部门安排资金3336.54万元,通过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和培训会,印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组织乡(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配合技术公司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1976个村,确认农户81.13万人、18.33万户,开展股权量化的村1342个,量化资产5.26亿元,建立机制健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1198个,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1112个村,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
三、全力指导集体经济创新模式,探索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州县(市)农牧部门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和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立足集体经济组织的自身资源、资产、区位条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坚持以项目为带动,主动融入特色产业发展,积极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和激发农民劳动力活力,以资产租赁型、资金入股型、资源发展型、主体带动型和三产服务型等经营模式,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村级集体经济呈现了稳定发展态势。2020年1695个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9401.25万元,净收入达7925.45万元,每个村平均集体经济收益4.67万元,其中:收益在1万元以下的村有516个,1-5万元的村有718个,5-10万元的村有310个,10万元以上的村有1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