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为持续抓实千名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坚持政策回引、乡情回引、以用为引,为村(社区)“两委”换届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坚持政策回引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沙湾区农业农村、区委组织部、人社、行政审批等9个职能单位,建立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最强合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发农民工27条优惠政策“口袋书”,根据创业高频词,推出10期“一次就办好”高频事项服务清单,形成“线上查询、线下办理、只跑一次”的办理模式;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推出35家“双优先”企业,在招工用工时喊响“党员优先、优秀农民工优先”,以党建引领复工复产,助力创新创业。三是强化平台保障。以罗一村醉花谷、绿化村佛手柑基地、山水世界等为基础,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联合沙湾农信联社推出“党建+金融”五条措施,搭建信贷对接平台,实现优秀农民工个人贷款金额最高200万元。
二、坚持乡情回引
一是传递区委关爱。区委主要领导坚持每年春节向沙湾籍在外务工人员送出一封“家书”,县乡领导与优秀农民工结成联系对子,到京到蓉开展优秀农民工座谈会,切实传递区委区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关心关爱。二是传递组织关怀。成立在京农民工党支部,疫情防控期间,在京农民工党支部及时组织120余名返乡农民工党员加入防疫志愿服务队、认领志愿服务岗,帮助协调落实返乡创业农民工建厂选址、外出务工人员专车返岗等服务,广泛发动在外务工党员为抗疫捐款15余万元。三是传递家乡牵挂。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优秀农民工联络站,设立乡情联络员,搭起在外务工人员与家乡之间的“连心桥”。抓住农民工春节返乡契机,举办农民工座谈会、坝坝宴80余场次,以乡情促回引。
三、坚持以用为引
一是提能育才。实施乡村振兴“头雁提能”计划,鼓励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参加学历教育,最高给予4500元学费补助。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开展农业产业技术、经营管理等专题培训,提升发展能力水平。二是发展用才。将产业发展好、懂管理善经营的优秀农民工纳入“田坎专家”人才库,与村博士一同对全区产业进行指导,助力形成万亩佛手柑等特色规模产业。三是顶岗留才。对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定点培养,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开展顶岗锻炼,目前已储备优秀农民工后备力量156名。鼓励优秀农民工按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已选派157名优秀农民工任村干部,其中58名任村党组织书记,形成乡村振兴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