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巴音村“富饶”村

日期:2020-09-01 09:26 作者: 来源:西海都市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每到旅游旺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的姜发菊格外忙碌。“现在正是旅游的好时节,每天至少能接待四五批客人,这几个月的收入最关键。”已经脱贫的姜发菊高兴地说。

  挪穷窝,搬进巴音新村

  巴音,蒙古语意为“富饶”。以巴音为名的村庄,饱含着村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巴音村从1969年建行政村以来搬迁过两次,每一次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1971年,我们村从原来的巴音乡搬迁到距离茶卡镇20公里外的小水桥。”巴音村村委会主任赵永龙说,搬到小水桥后,家里不再单一靠放牧为生,开始在小水桥开荒种地。村民以种植小麦、青稞、油菜和饲养牛、羊为主,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收入只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离富裕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

  2013年,政府实施城乡一体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巴音村又一次搬迁,全村35户村民从小水桥整村搬迁至茶卡镇巴音新村。

  如今的巴音村,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一幢幢新房排列整齐,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上停放着越野、小轿车、小货车及农用车。

  村民家中,明亮的门窗、“合家欢乐”的十字绣挂画、清新淡雅的窗帘,透露出家中女主人的贤惠。家中洗衣机、冰箱、彩电等一应俱全,生活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住得好、吃得好、孩子上学不用愁,只要勤快日子越来越好了。”赵永龙说。

  要致富,吃上旅游饭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搬出“穷窝”,更重要的是让搬迁群众在有所居的基础上增加收入。循着这一思路,2015年省科技厅选派扶贫队伍到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开展扶贫工作。

  时任巴音村第一书记的白海龙利用省科技厅的资源优势,积极协调邀请农牧、旅游等领域专家,通过培训授课、实操训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就业技能。同时在乌兰县、茶卡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大力培育旅游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为巴音村群众谋出路,保障了他们既能搬得出也能稳得住、能致富。

  正因为有了良好的出路,建档立卡户姜发菊一家吃上了旅游饭,开起了家庭宾馆。

  “前几年的日子天天愁,当时丈夫被诊断为白血病,两个女儿还在上学,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为了给丈夫治病,欠下7万多元外债,后来丈夫还是去世了。就在这个时候,国家精准扶贫,白书记为我们跑贷款,盖房子,发展产业。”姜发菊告诉记者,自建档立卡以来,她获得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家里多余的房屋改造成了家庭宾馆,一到旅游旺季入住率很高,每年的收入还不少呢!

  “现在孩子们都毕业工作了,家里没有外账,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姜发菊说。

  转思路,增收渠道多元化

  和姜发菊一样,巴音村部分家庭依托住房宽敞明亮又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家庭宾馆,吸引外来游客居住体验高原民族风情民宿。

  “从第一家第一张床位,到如今的25家450张床位,每个家庭宾馆年收入5万元至15万元不等。此外,部分村民还到茶卡旅游景区摆摊,也有不错的收入来源。”现任第一书记刘予洪说。

  现在村民的口袋鼓了,村民的眼界和思路更宽了,一年到头大家都在忙着找项目、跑贷款、盖新房、搞装修……集中精力谋划下一年的生产经营,在产业发展上寻求多种出路。

  刘予洪介绍,2019年有20户村民将自己的家庭宾馆出租,年租金在8万元到12万元,再次解放了劳动力,部分村民购置了挖掘机、载重汽车和出租车,使原本投入家庭宾馆经营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其他的产业,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84元。

  现在的巴音村,是一个一改过去贫困落后面貌、名副其实的“富饶”村。一系列的变化让百姓的心更亮了,干劲更足了,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强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