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四川省乐山市补齐发展短板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日期:2020-08-03 10:14 作者: 来源: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严格控制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加快实施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三大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全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管理。深入开展“绿秀嘉州”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规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5万亩,现已实施24.79万亩(其中1.1万亩还草)。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生态区域保护和能力建设。2019年,完成营造158.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63%,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75%,林地保有量占国土面积的62% 

  二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全饮水工程,“十二五”以来,新增高效节水灌面7.2万亩,新增蓄引提水能力7566万立方米。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1014处,总蓄引提水量能力16.1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2017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79%82%。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截至2019年底,新改建农村公路(从2016年起)7094公里,通乡通村路硬化率100%,建成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27500公里。抢抓电力体制改革机遇,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等设施建设。2019年度新(改)建农村电网552公里,4G网络覆盖率提高到97%。实施高标准农田,截至2020531日,建成高标准农田135.19万亩。 

  三是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等机制。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和彝区“一村一幼”继续实施。2019年,全市实施教育基地重点项目35个、教育扶贫项目159个,学前教育普汇率达83.2%。持续深化“一村一卫”“一村一医”,创新“本土”乡村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依托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投资1520万元举办“民族医士班”和“乡村医士班”,免费定向培养468名中专学历乡村医生,目前已有293名毕业生回到项目地从事乡村医生工作,92名“乡村医士班”学员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到2020年,全市将消除医疗“空白村”。2019年,全市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医保基金专项治理收效明显,实现省内异地门诊医疗联网结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乐山市纳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区域。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新增70种医保报销药品,加强物价监测预警,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推进“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农村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挖掘和保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