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劳务协作搭建怒江脱贫致富路

日期:2020-07-09 09:05 作者:钟夏 来源:云南网-怒江大峡谷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欢迎回家!”今年2月20日傍晚,满载450多名云南怒江籍务工人员的高铁专列驶入珠海站。市委书记郭永航在站台上,迎接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这趟来之不易的列车,满载着怒江务工人员“过上好日子”的致富梦。“我是村里第一批到的,身边好多人都想过来,我也给他们打打气!”来自兰坪县的和树寅高兴地说。在珠海打工三年,在斗门从事注塑工作的他攒了一笔钱回老家盖起了小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今年的小目标就是再努力攒钱,把盖楼的贷款还上。”

  作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州三区”之一的怒江州,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8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广东、云南两省协作计划,珠海市与怒江州启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3亿元,从人才支援、资金支持到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勾画“江海情深、携手共赢”的最大同心圆。

  过去怒江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上、峡谷缝隙之中,“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近几年怒江州建设67个集中安置点,全州10万贫困群众搬出了大山,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拥抱“外面的世界”,到县城、省城甚至广东打工,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三年多来,珠海坚持把劳务协作作为增收脱贫和扶智扶志并举的重点帮扶措施,积极转移怒江籍贫困劳动力到珠海就业。”据珠海市政府党组成员,怒江州委常委、副州长叶真介绍,2016至2019年,共转移怒江贫困劳动力到广东就业超过1.3万人,其中转移到珠海就业累计达到8144人,涉及建档立卡3938人,稳岗率从2016年的不足2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关键时刻显担当。“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参与珠海对口帮扶怒江工作的党员干部们倍添动力。

  “我们采取统一组织、统一体检、统一包车、统一跟车服务、统一防护保障的‘五统一’机制,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以赴发动和组织怒江劳动力转移就业。”叶真表示。

  跨山越海,奔向小康。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怒江州转移到广东的农村劳动力近1.35万人,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其中,转移到珠海的就有5500人,包括建档立卡户3200多人,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1.7倍多,总计采用专列接送3趟、包车返岗253趟。与此同时,珠海工作组协同当地人社部门合力推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新增就近就地就业逾2.3万人。

  珠海对口帮扶怒江以来,针对怒江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鼓励和奖励办法。这让怒江州福贡县子里甲乡金秀谷村党总支书记坡相夺看到了希望。“坐在墙根晒太阳等帮助,脱贫了,也会返贫。”坡相夺说,“趁着年轻,去外面闯一闯。只要肯吃苦,日子就会好起来。”

  被称为“金牌劳务经纪人”的坡相夺跋山涉水,走村串寨,一户一户动员,分享就业信息及珠海对口帮扶政策,畅谈自己务工的见闻、经历、感受,先后带领13批共计330多人到珠海就业,勇闯脱贫致富路。

  去年6月,怒江州劳务人员珠海服务站揭牌成立,为在珠海务工的怒江籍人员提供维权帮扶和务工服务,促使务工人员在珠海“留得住、能安心、稳就业、增收入、促脱贫”。

  但其实最初的时候,怒江群众由于长期封闭,受教育程度低,并缺乏就业技能,导致他们不敢外出,不愿外出。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冬天,怒江州泸水市人社局组织22名外出务工人员奔赴珠海务工。就在车快开的时候,3位村民临时“反水”,跳窗“逃”回了家……然而到了2019年春节,年味还未散去,泸水市汽车站广场上,218名来自山区的年轻人已经整装翘盼,欢快踏上外出务工之旅……从22名到218名,从临时“反水”到踊跃报名,其中凝聚着珠海和怒江扶贫劳务协作的用心用情用力,真帮真扶真干。

  为了准确掌握劳动力情况和务工状况,怒江州和珠海工作组的干部们进村入户,逐户逐人核实登记,建立信息台账;利用院坝会、火塘会、讲习所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激励政策,对有意愿外出的劳动力进行排查。

  “转移珠海就业,平均每个月收入4000-6000元,刨去个人开支花销等,只要一个人外出务工半年,即可让全家人稳定脱贫!”怒江从村组干部、务工带头人中,选取了一批有威望的人担任劳务经纪人,让他们回到村中帮助宣传,让怒江群众真正吃下“定心丸”。

  为精准对接劳务输出输入双方需求,怒江、珠海两地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在劳务输出、技能培训、“两后生”送生、互派互驻工作组等方面建立对接沟通机制;同时,建立区县(市)结对帮扶机制,精准对接劳务输出需求。

  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两地实施“双百工程”,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对有意愿到珠海接受技工教育且具备基本文化素质的“两后生”实行“百分之百接收学习,百分之百推荐就业”,联合组织珠海优质企业深入怒江州举办招聘对接活动。

  两地还联合出台激励政策,派发“大礼包”:给外出务工的群众交通补助;对务工带头人、农村劳务经纪人给予相应补助;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给予稳岗补贴;对到广东就业的建卡立卡户最高年补助达10000元……

  同时,珠海加强人社、工会、共青团、民政等多部门联动,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联合,开展提供生活用品礼包、“圆梦计划”学历提升、留守儿童夏令营、全程免费资助返乡过春节等关爱服务,帮助怒江员工融入珠海,稳定就业。

  收入比在老家翻了几番,遇到难题还有人管,走出大山的尝到了甜头,留在大山的看到了“活路”,越来越多的怒江群众要到珠海“闯一闯”。

  “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即将被彻底挖掉,实现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今年6月,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怒江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刻,我们将始终秉持‘中央要求、怒江所需、珠海所能’,推动怒江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小康,期待这份江海之间的深情厚谊伴随着怒江人民,将属于自己的‘幸福路’越走越踏实。”叶真表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