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奏响粮食安全的白城强音——白城市保粮安全工作走笔

日期:2020-06-28 09:58 作者:翟向东 来源:白城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白城素有“八百里瀚海,八百里粮仓”之美誉,这个大粮仓能装多少粮食?2019年全市粮食生产总量达100.9亿斤,占全省的13%……

  全国粮食增量看吉林,吉林增量看白城,全国商品粮基地、全省水田第一大市实至名归,“国家杂粮杂豆之都” “东方燕麦之都”已初具规模……看似普普通通的粮食让白城荣膺一个个桂冠。

  几场喜雨过后,鹤乡大地生机盎然,暖风拂过,悠悠碧水,层层稻浪……又是一年仲夏季,又是一年芳草绿。穿行于鹅黄嫩绿之间,记者捕捉探寻着百亿斤粮食背后的故事。

  守住耕地红线“藏粮于地”

  渠渠清流润万物,泓泓碧水映花红。驻足于引嫩入白工程五家子泵站极目远眺,只见阡陌纵横、沟渠交错,微风吹过,连绵的稻田荡起层层涟漪,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村庄。蓝天和白云倒影在田里,随着微风轻轻荡漾。水渠里,清凌凌的江水哗啦啦地流淌,让人置身炎炎烈日下也能感到丝丝凉意。

  “今年春凉,插秧晚点儿,不过亩产1000来斤不成问题!”镇赉县建平乡民主村大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清杰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了270公顷水田和180公顷的旱地。“种地种了几十年,看地不会走眼。就这几百垧地,今年收入700多万元,不在话下。”

  “4月15日,引嫩入白工程渠首白沙滩泵站正式开闸提水,较常年提前5天,40万亩农田提早获春灌。”白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截至5月末,引嫩入白工程渠首白沙滩泵站利用嫩江水资源总量已达1.2亿立方米,为农业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粮食生产根本在于耕地,命脉在于水利。今年白城农作物播种面积1609万亩,同比增加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53.8万亩,同比增加19.8万亩。目前粮食作物全部出苗,由于今年春季雨水较多,土壤墒情好,粮食作物播种时间相对集中,苗齐、苗全、苗壮,整体好于常年同期水平。如果后期无特大自然灾害,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百亿斤以上,实现9连增。

  “针对白城地区‘十年九旱’这一气候特点,白城市一直把水利工程和设施建设放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据该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共筹集抗旱资金3.25亿元,准备抗旱行走式播种机2万余台,新增节水灌溉设备1443台套,抗旱水箱5.2万个,小白龙1万余吨,350座大小泵站合闸出水。现全市旱田有效灌溉率超过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白城还有27万公顷有待开发的盐碱地,粮食生产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良种良法配套“藏粮于技”

  站在大日头底下,镇赉县坦途镇特力村的刘学民远远地看着自家绿油油的玉米地,一个劲儿地笑。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天天都要站在田埂上看一阵儿、美一阵儿。

  “看不够啊……瞅瞅,我家的大苞米长得比别人家的最少高一巴掌。”阳光下,刘学民黑红的脸膛透着喜悦和满足。

  仔细观察后,记者发现他的地果然与众不同。别人的玉米地有垄,玉米苗之间均匀间隔60厘米左右。刘学民的地不但没垄,连玉米苗的间隔也不一样: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上下。这一行种玉米,下一行留的是上年收获时没割的玉米秸秆。正在腐烂的秸秆就这么横七竖八地戳在长势茁壮的玉米田间,看着有些“扎眼”。

  “这些烂秸秆可是宝,我的大苞米比人强,全靠它了。”提起保护性耕作的好处,刘学民憨憨地笑着,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一是省钱省力。以前我种地,得先拖秸秆、搂秸秆,然后是灭茬,接着是打垄、铲地、趟地……哪一样都落不下。而保护性耕作也太省事了,以往种地那点事全都不用干了,光这,每垧地就能省1000多块钱。二是节水增收。以往我们播种前都得翻地,把底下的土翻到上面来,咱这地方风大,日头足,这么翻来翻去,土壤失墒太快,没事就得灌地。而人家保护性耕作的做法,第一个就是不动土、少动土,顶多对土地进行深松,这样土壤里的水份就留下了。你看我这地,轻旱的时候都不用灌。三是产量高、养地力。保护性耕作实行宽窄行播种,隔垄休闲。头一年的秸秆烂在地里,就成了肥料,防风沃土,长久下去,这地就肥了。何况实行宽窄行播种后,庄稼通风、透光,孕穗率高,我算过,一垧地玉米,增产至少得10%……”

  2006年,白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作,并以其抗旱节水、防风固沙、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的综合效应赢得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目前,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由仅有不足几十亩的试验田,到示范初期的500亩,再到现在的323万亩。

  “白城市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说,保护性耕作是白城市农业技术上的一大亮点,那么高度农业机械化则是一枝独秀,在采访中,白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突破了机械化收获的瓶颈,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

  同时,为落实“藏粮于技”的战略,今年白城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创新农业科技培训方式,组织市县农业专家采取电视远程教育、12316农技服务热线、电话和微信咨询等形式,大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目前全市已开展各类培训963期,10.14万人次。在此基础上,白城市还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节肥节药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和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提升了粮食品质,在数量和质量层面保障了粮食安全。

  提升产业层次 增强产品效益

  “去年我种了2垧半粘玉米,毛收入2.9万元,扣除生产费用纯收入2.5万元。”聊起去年的收成,大安市红岗子乡马营子村李围子屯的农民王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他今年种的是订单企业提供的鲜食玉米,企业免费提供种子、技术, “合同上写好了多少钱收购,到时候一分不差都付给你;如果玉米的行情涨了,公司还再补几分钱。我觉得给他们种地相当放心。”

  “粮食安全不仅要保证生产数量,还要有市场竞争力,增强抵御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则是重要的抓手。”据白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介绍,近年来,白城市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做大生产基地、做强加工基地、做实品牌农业,不断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牧业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以“农”为本的产业化之路,让农民的“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收获了既要粮满仓,还要腰包鼓的双份红利。

  “养20万只鸭是家庭副业,养2000万只鸭才能支撑一个企业。”白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表示,一个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和牌子响的拳头产品,能够推动一个产业升级,带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大发展,是龙头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著特征,为此,白城市通过“四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来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品效益。坚持“规模化”生产,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和高标准养殖园区,培育一批“数村一品”“数乡一业”跨行政区域的特色优势种养产业带,最大限度地扩大种养基地生产规模;坚持“组织化”管理,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坚持“外引内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品;坚持“链条化”发展,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之路,促进种植业、支撑养殖业、活跃流通业、联结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坚持“品牌化” 经营,通过与国内外的食品行业知名品牌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加快白城食品品牌化的进程。并鼓励和扶持生产基地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尤其申报国家或省级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知名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目前,投资超百亿元梅花3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基本实现了全市玉米就近就地转化消纳。此外,还建立了一批产品种植基地和特色园区,孕育出白城弱碱米、白城燕麦、白城绿豆等地理标识和知名品牌。

  粮丰天下安。“六保”“六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的主线,粮食安全是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把粮食安全紧紧抓在手上,担在肩上,保质、保量、保长远,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白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全省的粮食安全交出白城答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