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天津市北辰区践行“两山理论”打造2.2万亩生态林 助力甘肃华池精准脱贫

日期:2020-06-11 16:45 作者:记者 王巍 通讯员 赫波 来源:天津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东西部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北辰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双管齐下,在对口帮扶的甘肃省华池县打造北辰生态林建设项目2.2万亩,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近日,由华池县财政、扶贫、林业等单位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2019年北辰区在华池打造的柔远镇890亩油松苗林进行项目验收。北辰区2019年和2018年实施的油松项目株苗成活率都达到90%以上,全部合格。这个项目是北辰区对口帮扶华池县的又一创新举措。

  华池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降雨少,风沙大,干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北辰区援建的这批生态林建设项目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项目所需树种优先选用华池当地贫困户的苗林,所有务工人员全部来自当地贫困户。

  今年70岁的马有前是华池县柔远镇柳湾村村民,家里六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两个孙子还在上学,他和老伴在家留守。今年,他们家有70亩山地纳入退耕还林项目,每亩地补助1200元,并且栽植的油松、沙棘还属于自家所有,他跟着施工队打工还有一份收入。

  不光是打工和退耕还林的村民,从事生态护林员和林下养蜂的贫困户也跟着受益。今年50岁的柔远镇柳湾村村民沈红强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这个五口之家光残疾人就有两个,三个孩子要上学,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了老沈身上。2019年,北辰区生态林建设项目落户他们村,家庭贫困、为人正直、敢说肯干的沈红强成为生态护林员的不二人选,当地政府还因势利导,鼓励像沈红强这样的贫困户发展林下养蜂,每窝蜂由政府补助700元钱。

  自2018年生态帮扶项目实施以来,北辰区先后投入1290多万元,在华池县柔远、山庄、乔河等乡镇共栽植油松及油松沙棘混交林2.2万亩。作为我国“三北”地区荒漠防治、重建绿洲、发展经济的沙棘树,在防风固沙、盐碱地改良、矿山垦复、改善气候条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油松混交沙棘的种植方式特别适合华池当地的绿化建设。沙棘根系发达,抽枝较快,挂果率高,老百姓采摘沙棘,一天收入400元左右,将沙棘和油松混合种植,中间留有空隙便于采摘,比只种植沙棘的收入高出两倍。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华池沙棘果农的销售问题,华池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出“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和“兜底包收”的采购政策,帮助华池贫困群众创收脱贫。

  自东西部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北辰区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并选派优秀干部到华池县挂职帮扶。从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了一批带贫效果好、发展后劲足的好项目、好产业,与华池人民一道攻坚拔寨、助力脱贫、携手小康。

  据了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北辰区向华池县共投入帮扶资金达到1.03亿元,共引导社会捐助达到2000万元以上,助力华池消费扶贫达到3800万元以上。今年北辰区又投入3580万元资金实施十五个项目助力华池脱贫攻坚。其中包括沙棘生态林建设、合作社发展、基层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以及劳务协作等方面。今后,北辰区将继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重点产业项目,携手华池县共同完成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