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秀洲:久久为功 攻坚探索 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0-05-18 16:05 作者: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之滨的秀洲区,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自获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后,秀洲区将试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回答“谁来种地”为导向,以“依托产业、服务产业、兴旺产业”为宗旨,拔高标杆,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积极构建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目前,全区在册农民合作社264家,带动非成员农户4.2万户,助推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一、提高站位、高屋建瓴,坚持统筹推进

  1.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方案。结合秀洲实际,细化制定《秀洲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方案》,依托“4+1+1”主导和新兴产业,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等原则,重点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主体培育,完成100家规范社、10家示范社、1000家家庭农场培育创建,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内生活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创新形成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双轮驱动服务格局,实现强村和富民同频共振。

  2.建立工作班子,形成会商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季度例会、业务部门月度例会的工作会商机制。目前,区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专门汇报1次,区领导小组召开动员推进会4次,部门协调会和工作例会14次,探索前置辅导、注册(注销)登记“批量办理”和“最多跑一次”、辅导员联社、信息通报、简易注销等工作制度10余项。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与邮政分公司、邮储银行签订《惠农合作协议》,从产品展销、包装、运输、金融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搭建服务平台。

  3.完善推进政策,建立督考机制。制订完善全职职业经理人聘请、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和示范社创建等支持政策。对以家庭农场成员为主的农民合作社聘请全职职业经理人的,给予该农民合作社50%的全职职业经理人实际薪酬补助。同时,将试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双百”专项行动和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制定《农民合作社辅导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二、突出重点、规范完善,坚持质量优先

  1.去库存、促整顿。自2014年起,在全省率先对照各级示范社标准开展清理,坚持质量优先道路,示范社质量显著提高。承担试点任务后,根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开展农民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区里细化方案,区镇两级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广发动、细排摸、上门辅导、减免公告费等多种措施,全面完成调查摸底,制定分类处置措施,建立健全退出机制。目前已累计完成“空壳社”等不良类型合作社清理注销84家。

  2.强监管、促规范。出台《秀洲区规范化农民合作社认定管理办法》,注重检查整改,建立逐年动态调整机制。积极理顺产权关系,重点围绕民主管理、财务规范等方面,加强指导培训、统一财务软件等措施,规范社基本实现重要事项大会表决、成员账户应建必建、盈余依法返还。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学习手册1200余册。

  3.重自愿、促联合。依托各镇主导和特色产业,围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真实需求,组建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的农民合作社。组建过程中,开展法律法规和成员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前置辅导指导,成员共同讨论农民合作社章程的重要条款和合作环节,民主选举农民合作社管理人员,根据意愿缴纳股金,充分践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基本原则,从源头上为农民合作社注入规范基因、合作基因和发展基因。围绕稻鳖共生、莲藕、葡萄、蜜梨等主要产业重点培育4家农民合作社,成员142户均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覆盖面积3万余亩。鼓励合作联合,按照地缘相近、产品相同等原则,组建区域性联合社1家,粮食类行业性联合社5家,覆盖种粮大户600余户。

  三、加快节奏、压茬推进,坚持全域提升

  1.深入开展万户检查千户培训。出台《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检查和培训,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利用百名干部“联百村、进百企、帮千户、带万户”推进“三服务”活动机制,全面启动万户大检查、千户大培训工作,完成适度规模经营户和专业小农户检查培训全覆盖。加强对农民合作社核心成员的普法宣传培训,重点宣传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目前,全区已累计出动检查培训人员1818人次,走访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2310家次,排查土地流转合同3298份。

  2.细化实施百社规范十社创新。出台《秀洲区规范化农民合作社认定管理办法》,加强指导检查培训,逐步实现成员账户健全、社务公开、管理民主、依法科学分配。目前,86家农民合作社实现了民主管理,健全了成员账户。结合联合社、农旅结合、扶贫、“三权分置”等工作,以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内生动力为目标,因地制宜加大探索,重点培育一批管理民主、运作规范、服务高效、声誉良好的示范社,通过“党建+研发中心”等模式,推动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和乡村治理融合发展。已遴选示范社培育对象18家,覆盖区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服务环节,并形成“一社一方案”,立项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项目3个,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内生活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