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设和改造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聚焦优势产业,集聚项目资源、政策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分层、分级、分类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种养交错、业态综合、规模适度、带贫力强的扶贫产业园和农业“飞地园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升农村沼气工程质量,保障农村沼气安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
二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深入贯彻全市建设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推进会议精神,将农业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整体推进。坚持“区域、流域、全域”布局,大力发展粮油、畜牧、茶叶、竹业、水果、蔬菜、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特色产业由点状、散状向带状、块状集聚,由非优势生产区域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让产业发展快速融入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体系。计划在全市新建或改造粮油基地4万亩、现代经作产业基地2万亩,改扩建或新建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7个、水产养殖示范基地3个。
三是加强产业风险防范。深入贯彻《关于加强产业扶贫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精神,着力构建全市农业产业扶贫风险防范调度机制,提升农业产业扶贫质量。强化培训指导和跟踪监测,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从技术援助、市场服务、金融风险化解等方面,逐步完善风险防范措施,不断提升贫困地区防范农业产业扶贫风险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