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清水县梁山村 披荆斩棘拔“穷根”

日期:2018-03-02 08:11 作者:郭彦英 来源:甘肃农民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2月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打好今后3年脱贫攻坚战之策。座谈会上,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小明进行了发言。这事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梁山村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深度贫困村,山大沟深。5年前的梁山村村民吃的是窖水,种的是玉米、小麦、洋芋,没有像样的产业。冯小明任梁山村党支部书记近5年来,就一直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奋战着。

  如今的梁山村已不同往日,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农民也逐渐富裕了。成片的核桃树、苹果树、蜿蜒起伏的村组公路、流淌着激情与梦想的自来水,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好似一幅生态家园的山水画。

  要让梁山村的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产业搞起来,让“钱袋子”鼓起来。2013年年底,冯小明当上支部书记后,村支部就组织发动群众,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入手。

  梁山村适宜种果树,该村把林果业作为增收主产业,按照“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协会,建成了2731亩果园,其中苹果455亩、核桃680亩、花椒1596亩,平均一亩收入1600元。

  2月23日,记者来到海拔高达2000米的梁山村,山梁上的点点积雪好似梅花,把整个梁山村点缀得更加美丽、和谐。

  冯小明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376人在北京、上海搞建筑、餐饮、家政服务,每人每年普遍能挣到2万元以上。有15户人家搞起了养殖,去年收入最少的也在2.5万元以上。另外,有22户人家建起了光伏电站,一年下来户均增收3000元。通过发展产业,贫困户收入提高了,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5125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3648元。

  冯小明说,现在村里通了水泥路,村小学的设备配全了,村幼儿园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起来了,自来水通了,动力电和宽带网拉上了,D级危房消除了。

  梁山村作为深度贫困村,虽然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目标基本确定,但是离完全脱贫还有一段距离。现在的困难是,果园后续管理难度比较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很弱。3个自然村的道路和通往每家每户的巷道还没有硬化。12户人家住在C级危房里,改造难度还比较大。村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还缺着呢,娃娃上学还不方便。

  冯小明说,现在村”两委“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上级做实做细“一户一策”的要求,和帮扶干部一块儿,挨家挨户算细账,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争取在两到三年内,让52户乡亲通过管好果园增收脱贫,让33户乡亲经过培训靠打工脱贫,让2户因病致贫户享受医疗救助实现脱贫,让8户家里有大学生的贫困户享受教育资助脱贫,让6户没有劳力的靠政策保障脱贫。另外,村集体还打算建设60千瓦的光伏电站,乡亲们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一系列“绣花式”的帮扶措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梁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