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依托“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城市调节蔬菜基地和越冬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配套提升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9万亩,产量210万吨。
二是推动绿色有机生产。持续开展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杀虫灯、性诱剂、色板、防虫网、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态高效栽培技术10项。积极开展有机蔬菜生产认证,2019年全市有机蔬菜(含食用菌)产品认证10个。
三是推进产地冷链配套。制定蔬菜产业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建设蔬菜产地保鲜库,发展产地初加工,配套完善产地分拣、分级、清洗、包装、储运等设施设备,提高蔬菜贮藏、加工与运输能力。全市建设蔬菜(含食用菌)冷藏保鲜库28个,库容约1.1万吨。
四是强化品牌打造营销。以露地蔬菜为特色,打造了“昭化”“曾家山”等蔬菜知名品牌。持续举办两届中国生食蔬菜节,发布了全国首个生食蔬菜品牌——“曾家山·露地好菜”,实现了在“曾家山”品牌上的创新。朝天区已建成全省最大的高山露地蔬菜基地。
五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曾家山露地蔬菜基地为核心,发展蔬菜初、深加工,推动蔬菜产品转化增值,开发净菜、榨菜、脱水蔬菜等蔬菜初深加工产品20余个,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推动蔬菜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曾家山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