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四川省阿坝州: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日期:2019-11-04 17:17 作者: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庄房村干群齐动手积极开展乡村治理

  干净整洁的村道和民居,规范有序摆放的垃圾箱,道路两旁赏心悦目的鲜花——走进理县朴头镇庄房村,扑面而来的是一幅崭新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阿坝州理县朴头镇庄房村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共110户437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70亩,可利用草原面积21415亩,退耕还林110.86亩,常年种植大白菜等蔬菜作物。2018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22011元。
  走访中,笔者了解到,今年来,为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决策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庄房村广泛动员,全村干群积极行动,因村制宜,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村容村貌大变样,整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在污水处理中,庄房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该村实际,制定了村庄污水科学治理模式。完善提升分散农户污水处理设施。今年,庄房组寨子新增一台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备2800米的管网,集中处理设施周边的散户采用用管网直接接进集中处理设施;不能直接进入集中处理设施的散户,可用“庭院式” 湿地池处理模式,经处理后回田利用。
  在垃圾治理中,庄房村做到广泛宣传,让每一个村民都充分知晓垃圾分类的意义,使村民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同时,村委会还与每户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要求各家各户“扫好门前雪”,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将生活垃圾放入分类垃圾桶,每天投放到固定地点,并由村级保洁员收集清运到本村指定垃圾收集点。
  稳步推进厕所革命。自“厕所革命”工作开展以来,庄房村“两委”坚持以党委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将农村“厕所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作为理县“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庄房村结合本村实际,主要推广砖砌三格式化粪池、成品三格式化粪池和双瓮式化粪池这三种模式,截止10月底,庄房村累计建成无害化厕所60户。
  为建设美丽庄房、宜居乡村,庄房村群众齐心协力创建达标村。
  首先是突出重点,集中整治。针对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由理县朴头镇分管镇领导亲自带队对庄房村内主干道、进村路口进行整治,先后共计投入150余人次。投入资金49万元,由村“两委”负责对全村花台进行统一改造,并打造街角微景观、景点安装栅栏等,目前已基本改造完成,同时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花草树木,村庄绿化效果明显;对乱堆乱放的垃圾柴草进行清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村庄成立道德评判团,对各户环境卫生进行评比,评出3户最美庭院进行上报。同时加强对村民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引导,积极创建省级卫生村和州级文明村,此外还积极争取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
  面对取得的成效和笔者的感叹,庄房村村委会主任总结出该村三点治理经验。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有效。采取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手段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积极营造出了浓厚氛围,使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自觉维护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美丽家园。同时,发挥出了舆论监督作用,对环境卫生做得不好的农户当场进行批评,大力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推动村民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以村内主干道和环境卫生较差的地点为主阵地,细化责任区域,按照《理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要求,由村“两委”干部,对村道路、活动室等公共区域进行卫生大扫除,农村垃圾、生活污水规范处理,帮助群众养成日日清扫庭院、整齐堆放农具杂物的习惯,达到“清洁干净、摆放整齐”的底线标准;三是建立机制,确保长效。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纳入村“两委”干部考核。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实行全程跟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办,按月报督查暗访情况。
  如今的庄房村,村美景美人美,正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号角声中阔步奔小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