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城口 “愚人村”变“育人村”

日期:2019-10-15 09:13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20世纪80年代末,距离城口县城仅7公里的龙田乡仓房村,家家户户居住的是“棒棒一围,茅草一盖”的“排肋房子”,当地人九成以上是文盲……

  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这个曾经“声名远播”的“愚人村”,走出了38名大学生。他们怀揣着梦想走出大山,仓房村成了新时代的“育人村”。

  老师 扎根深山村小35载 

  在仓房,说起教育,便不得不提陈申福这位扎根深山35年,教出了20多名大学生的山村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前,整个村子基本都是文盲,能认识几个字就是村民眼中了不起的‘文化人’。”陈申福说,“村里条件太苦,没有一个老师能待上两年。我在村里读了5年小学,老师换了五六个。”

  这深深地刺痛了陈申福的心。1984年,作为村里第一个高中生,25岁的陈申福打了几年散工后,回乡成为仓房一小唯一的老师,一教就是35年。

  站上讲台,陈申福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结果让他深受打击:学校里12名学生在百分制的考试中,平均成绩竟然只有12.5分。

  这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起早贪黑认真备课,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经过陈申福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大幅上升,最低成绩都有68.5分,最高成绩达到了90多分,甚至超过了乡中心小学的水平。

  陈申福“一炮而红”,原来让孩子在家做农活的村民纷纷将孩子送来读书,班里的学生一下子达到了60多人。

  “我接手学校的时候,教室是间修了20多年的‘排肋房子',摇摇晃晃,四处漏风,学生安全都无法保障。”陈申福回忆。在老支书杨正云的倡导下,村里筹资筹劳,东家出两根梁,西家凑两片瓦,你负责挖几筐土,我上山背几块石,经过全村的共同努力,终于花一年时间修起了两间夯土瓦房,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而这瓦房,一用便是30年。

  2017年,政府出资修建了一所现代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学校,宽敞明亮,教学设施一应俱全,食堂、活动室、图书室等设施设备全部配齐。退休后返聘回学校继续育人的陈申福笑着说:“相比以前的学生,现在这些娃娃读书真是享福了!”

  家长 肩挑背磨送娃读书 

  “读书不读书,都是坐‘山川',最后还得种庄稼”,深山之中的仓房村,大部分人甚至不愿意把孩子送去村小上学,更不要说考中学、考大学。王良兴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一门心思要送孩子读书,希望靠知识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住在高山,连吃饱饭都要靠“老天爷赏脸”,要供3个孩子上学,何等艰辛。为了挣够读书钱,王良兴曾以烧炭为业。“上山砍树、打窑、烧炭,要从9月一直干到来年2月。”王良兴说,一过10月,山上就下雪,气温降到-10℃。雪积了半个腰身,人还要拖着一捆捆柴,连滚带爬往前赶,即便是再冷的冬天,也累得满身是汗。

  3天一窑炭,只能挣40多块钱,还是入不敷出。其余日子,王良兴要钻小煤窑挖煤、上山采中药材……采到了药材、挖到了山货,还得翻过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走到县城售卖,“说起村里到县城直线距离也只有七八公里,但不通公路的时候,一来一回翻山越岭就得一天。”那时候,王良兴经常半夜就打起火把出门,翻山越岭,到下午才能到县城,等东西卖出去再回家,常常走到半路天已漆黑,又得打着火把,到半夜才能到家。

  2007年,王良兴到高燕镇打零工,却因为意外身受重伤,不仅欠下了2万多元的医药费,还必须休息3个月。孩子们看到父亲身受重伤的样子,哭着说自己不读书了,王良兴对孩子发了火:“你晓得啥子?不读书,穷一辈子吗?以后哪个都不要再提不读书的事!我就是去讨口,这书也必须读!”

  王良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3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学。而今,大儿子王全友在西安工作,二女儿王全练在重庆师范大学城口附属实验中学任教,小儿子王全富也考上了县税务局公务员。

  看到王家儿女有了出息,村民们也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断穷根。现在的仓房村,村民们还纷纷将孩子送到龙田乡中心小学、县城学校甚至是主城更好的学校。

  学生 反哺桑梓带领乡亲脱贫 

  许多靠着读书走出仓房村人孩子,学成之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仓房背了这么多年‘愚人村’的帽子,我们要回来建设家乡,摘掉这顶帽子。”

  杨德陆便是其中一个。2004年,杨德陆高中毕业后参军,靠着自身努力,成功地转为了一级士官,成了当时村里人的骄傲。士官期满,杨德陆却选择了复员。

  “当时有好多条路可以走,也可以留在大城市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杨德陆说,“但是从小看着村里人受穷,我心里难受。读了书当过兵,见过些世面,学了点知识,我要用好这些东西,带着大家一起奔一奔好日子。”

  回到仓房,杨德陆当上村干部,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生活补贴,仅仅自己开支都不够,还经常需要家人支持,可杨德陆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仓房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条3公里长的蹇家湾隧道,打通了困扰仓房村几百年的大山“围栏”,从仓房出行到县城,由原来的半天时间缩短到只要20来分钟。村里修起了通组公路,今年年初,公路进行了硬化,村民出行正式告别了爬坡上坎、翻山越岭。

  2015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仓房村目前有20多户贫困户住上了新房,其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民纷纷自建房屋。如今的仓房村,再不见“排肋房子”,随处可见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

  原来的仓房村民只会栽种洋芋、玉米、红薯“三大坨”,连吃饱都成问题。杨德陆和同事们组织村民建起了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大家育起了观赏苗木,养起了中蜂、山地鸡、生猪。截至目前,全村已育苗400余亩,养殖中蜂500余桶、山羊300余只,到年底,仓房村人就能实现第一次入股分红。

  回乡的不只是杨德陆,现在的仓房村村支两委、工作人员和产业带头人大部分都是回乡的大学生,仓房学子在家乡的各个角落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育人村”走出的文化人,正为仓房插上腾飞的翅膀。

  (城口县融媒体中心 杨鹏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