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从“争当贫困户”到“争做脱贫户”

日期:2019-10-08 15:00 作者: 来源:新华社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四年前,在秦巴腹地群山万仞、沟壑纵横的城口县,“贫困帽”成了不少村民争抢的“香饽饽”,一些贫困户“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

  四年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争当“自愿脱贫户”。全县已有456户贫困户递交“自愿不当贫困户申请书”,要求摘掉“贫困帽”。

  从“争当贫困户”到“争做脱贫户”,在重庆最偏远落后的城口县,是什么唤醒了贫困群众内心的力量?这些申请书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激发

  “都是新添置的家具家电,电视机、洗衣机咱都有啦。”73岁的城口县明通镇金六村村民吴应全,自豪地带着记者参观他家新房。

  新房是一座二层小楼,出门就是公路,屋后溪流潺潺。

  “以前住在高山上的土坯危房里,下山要步行个把小时。”吴应全说。

  “你当时可犟得很呢,还跟人家干部说,打死也不搬下来。”老伴楚章贵嗔怪道。

  吴应全涨红了脸:“我……我当时思想落后,穷惯了嘛……”

  秦巴山脉横贯全境的城口,县志记载:“本县地瘠人贫,交通梗阻,无难民来县。”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城口也是一个连难民都嫌弃的地方”。

  更让人揪心的是,长期的深度贫困,导致一些群众精神的困顿。刚开始精准扶贫时,一方面,不少人隐瞒实际情况争着当贫困户;另一方面,部分贫困户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县里因地制宜规划了山地鸡、生猪、中药材、食用菌等七大脱贫产业,但组织贫困户开展养殖技术免费培训时,报名者寥寥无几,给贫困户送去鸡苗、崽猪,很多没有下出崽,而是下了肚。

  老伴的嗔怪唤起了吴应全脑海深处的记忆。

  四年前的夏天,时任明通镇镇长的易国刚,在崎岖的山路上徒步近一个小时赶到吴应全家。

  “天这么热,路这么远,你怎么来的!”见到大汗淋漓的易国刚,吴应全有些吃惊。

  吴应全家的土坯房布满裂缝,屋内屋外鸭粪遍地。此前,村干部三次登门做搬迁动员,均告失败。

  寒暄、喝茶、递烟……不一会儿,气氛热络起来。但谈到搬迁,吴应全的犟劲儿就来了:“我住在山上种点洋芋、苞谷,养几只鸭子,能吃饱就行了,不想搬了……”

  “老伯,现在国家政策好,补贴好几万呢。”易国刚耐心劝导,“我们都盼着您搬下山,住得安全,也不影响你种地搞养殖,看病办事也方便嘛……”

  为推进扶贫搬迁,全县100多个驻村书记、近5000个帮扶责任人,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夜间院坝集体恳谈会,宣讲脱贫政策,听取村民意见。村民嚷起来了,就递根烟,等人家消消气;今天说不通,明天再来;给村民掰着手指头算账,带着他们参观移民新村和产业基地……

  半个月内,易国刚就往吴应全家跑了两次。

  最后,吴应全一拍大腿:“我搬!”

  一年多后,吴应全搬进了新房。他患有慢性胃病,医药费大部分得到了减免。在村里支持下,他养殖土鸡、种植中药材,加上儿子外出务工,当年全家收入就将近8万元。

  2017年11月的一天,吴应全跟老伴商量:“我算了一下,咱家收入已经符合脱贫标准了,我病也好了,咱们申请不当贫困户了吧?”

  “是啊。干部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脱贫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只靠国家。”老伴连连点头。

  几天后,吴应全来到镇政府,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一脸严肃地交给易国刚。

  这份字迹潦草的自愿脱贫申请书写着:“我享受了好政策,住上了新房子,种了10余亩中药材,儿子也外出务工挣钱,不能光靠国家,我自愿不当贫困户了……”

  吴应全和明通镇的张瑞波、徐和忠等57户贫困户,就这样成了全县第一批主动申请摘帽的贫困户,上了光荣榜。

  (二)榜样

  2017年底,57名自愿脱贫光荣户的照片和事迹,出现在明通镇主干道的灯杆上。这条“爆炸性新闻”,释放出巨大的“冲击波”。

  看到吴应全自愿脱贫的故事后,明通镇白台村村民安华一夜未眠。

  “你怎么啦?”妻子小心翼翼地问。

  “老人家70多岁了自愿申请脱贫,我才30岁却还戴着贫困帽,不好意思哈。”安华说。

  他提交了自愿脱贫申请书。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安华的父亲患有尘肺病,家庭负担较重,没批准他的申请。

  一年后,安华再次提交自愿脱贫申请书。“我今年已经学会了开挖掘机的技术,有信心有能力靠自己脱贫。”安华的语气坚决。

  面对这种情形,城口县顺势而为,每月定期举行“脱贫故事会”,由自愿脱贫户开展励志宣讲,并编印成图文读本、挂历发放。

  吴应全和鸡鸣乡的王仕刚等曾经内生动力较弱的贫困户,如今都成为巡回宣讲团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外面的故事,宣扬一种理念:美好就在身边,需要自己改变。

  从“看不见”到“在身边”,榜样的力量在全县范围内不断延伸,“脱贫光荣”的氛围日渐形成。

  真正的力量,首先发自内心。蓼子乡梨坪村的残疾人贫困户何泽平,用一只手臂闯出了一片天地。

  48岁的何泽平因交通事故失去了一只手臂,他时常因此自暴自弃。2017年,他听到同村的邱美培自力更生种植油菜花、开办农家乐,成为“自愿脱贫光荣户”的故事后,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

  他激动地对妻子说:“我也要发展产业,做一个邱美培那样的人。”

  妻子担心:“你身体不方便,怎么搞产业?”

  “人家能行,我一只手臂也能行。”何泽平眼中闪着坚定的光。

  何泽平和妻子种了十多亩油菜,养了20多头猪。由于只有一只手臂,何泽平干活时经常摔倒,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一年下来,何泽平家的油菜籽和生猪,加上儿子外出务工,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

  2018年,何泽平提交自愿脱贫申请书,成为一名“自愿脱贫光荣户”,也成了脱贫宣讲员。

  (三)头雁

  “脱贫光荣”氛围的培育,脱贫产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内生动力得以激发。懒汉们勤奋起来了,勤劳的人节奏更快起来了,他们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区域“小气候”。

  然而,仍有部分内生动力偏弱者存在。新乡贤,则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领头雁”。

  2017年,鸡鸣乡祝乐村“第一书记”王小运,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带领全村发展香菇产业。但贫困户卢贤美拒不配合,乡村干部多次劝说效果均不佳,让王小运一筹莫展。

  王小运灵机一动,请新乡贤周忠元出马。68岁的周忠元曾担任过村干部,在村里德高望重。

  “你为啥子不种香菇?”周忠元登门询问。

  “香菇不赚钱,我还是自己种点苞谷、洋芋保险些。”卢贤美辩解道。

  “一个棚的香菇就能卖5000元,香菇大棚都是乡里免费提供,你家的地能搞8个大棚,那就是4万元呢。”周忠元仔细算了一笔账。

  “你要勤快些,支持村里的决定。”周忠元补充道。

  ……

  卢贤美羞愧难当,在村集体的支持下终于发展起了香菇产业。一年后,卢贤美家的香菇卖了4万多元。他也主动提交了自愿脱贫申请书。

  新乡贤多由当地威望较高的退休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等人担任。“有时,乡村干部说十句话,不如乡贤说一句话。”王小运说。

  全县共选拔新乡贤650名,他们来自民间,多数是依托个人的威望对贫困户进行思想帮扶,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领头雁”。

  新乡贤还组成“脱贫攻坚新乡贤监督队”,承担着评估重大决策和民生事项,监督政府工作是否到位、政策是否百分百落实、群众是否“等靠要”等任务。

  (四)并非尾声

  一份、两份、三份……就这样,456户贫困户递交了自愿脱贫申请书。

  456份自愿脱贫申请书,见证着城口县1万多户3万多名贫困人口内心的觉醒,成为中国反贫困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注脚。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内心没有信仰,就好比房子没有四梁八柱,独木难支。”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说,贫困户精神失守,就会缺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即便再多人来帮扶,也难扶得起,也难站得久。

  偏远落后的城口县,涌现出重庆全市最多的自愿申请脱贫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背后,是干部的真心付出、是榜样的默默引领、是“脱贫光荣”氛围的形成、是产业一步步在壮大,从而汇聚成摆脱贫困的强大动力。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城口县也将在年内实现脱贫摘帽,在历史上首次告别绝对贫困。城口的干部群众,对这一天的到来,都有一种特别的期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