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实施各项举措,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朝阳区多个农村地区探索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保障美丽乡村长久美丽,建设治理各具特色。
在高碑店乡高碑店村下辖的西社区,家家户户三层都有个露天的“小阳台”,被村民称为“半亩园”,每户村民的“园子”里种着黄瓜、西红柿、丝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及绿植。截至目前,西社区有400余户村民参与阳台绿化美化工作,居民的阳台也“绿”起来。
高碑店乡高井村开展了垃圾不落地活动,动员人人争当环境建设监督员。其下辖的白家楼村,以简明的形式、务实的内容从爱家乡、爱环境、爱设施、勤俭办事、安全规范等10个方面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黑庄户乡么铺村实行“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制度,对其中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余垃圾单独推行积分制度,可兑换生活用品,调动群众积极性。郎各庄村建立以“十不准、十不租”为核心的出租房屋管理制度,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包户责任机制,由网格员对包片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登记,形成“一户一档”,进一步压实管理工作。郎辛庄村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建立点线面、人物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
崔各庄乡马泉营村以实现“村容整洁、家园绿色、业态合理、生态环保”为目标,总结“四带四推”工作法。何各庄村建设便民服务综合楼,改造垃圾处理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文化墙,加强主流思想理念引导。
金盏乡东村成立街巷长工作领导小组,村两委人员任街巷长,设立街巷长公示牌,逐步推进街巷管理的制度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工作具体化、责任明确化、考核表单化。东窑村修建停车场7处,改造旱厕8个,立微型消防站等配齐民生保障设备设施。
截至目前,农村地区已改造公共旱厕785座;完成小微水体治理76条;列入私搭乱建拆除范围的47个村、6个平房区,已拆除点位1415个、7万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