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这是过去贵州省农村发展受阻的真实写照。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先行官和重要支撑,做到重点部署、重点支持。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新建成的农村公路串起了大山深处的村寨,“扶贫路”连接起千家万户,“旅游路”延伸至千山万水,“产业路”遍布千村万寨……曾经有一些村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如今不仅村民们走出去了,外面的人也纷至沓来。
“10年前,村里就只有几条泥巴路,雨天出门一脚烂泥,晴天风一吹到处‘灰扑扑’。”遵义仁怀市坛厂镇枇杷村村民汪兴珍说。枇杷村离集镇有2公里的路程,村里公路不通,路网密度较低,断头路较多,是典型的交通滞后村。现在的枇杷村,乡村路网建设全面铺开,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旅游大道径直伸入“神采八卦园”景区,干净的乡村路周围,花卉苗木整齐成排,红瓦白墙的民居点缀其间,沿线开办的农家乐、农村客栈、候鸟式公寓等特色附属配套旅游产业超过80家,吸引游客300万余人,村集体收入增加到400万余元,促成了景观公路拉动旅游业发展,推进了“交通+旅游”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枇杷村农村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希望路。
几年来,贵州攻坚克难、不懈努力,有计划、大规模地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各项工作,全省尤其是贫困地区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目前,贵州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3个,其中,湄潭县、钟山区、习水县、荔波县、兴义市、石阡县6个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全国示范县获评数量与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等5省并列排名第一。2019年贵州省将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10个、全国示范县4个。
“一路通,百业兴”。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努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助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奋力开启交通强国新征程,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实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