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荣昌订单农业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日期:2017-05-17 08:59 作者: 来源:人民网重庆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人民网重庆5月17日电 15日,在荣昌清流镇看到,村民们正在加强玉米田间管理,给玉米施肥、除草。经笔者了解,这种玉米不是传统的普通玉米,而是该镇正在推广种植的订单糯玉米。通过“公司+农户+保底价”的发展模式,让当地农民真正吃上了“定心丸”。

  政府牵线,引入公司

  据悉,该镇农民常年种植传统玉米,而传统玉米的价格要靠市场决定,波幅不定,农民很难稳收。为了让农户,特别是脱贫巩固户和贫困户稳定增收,该镇引进了一家农业公司,通过签订保底价合同,鼓励大家种植糯玉米,在全镇发展了1000亩订单玉米。

  “公司不仅提供种植技术,还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等物资,并先垫付费用,等玉米收获后再扣除。玉米价格对农民来说也非常有利。”该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告诉笔者,当玉米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公司按照保底价收购;当玉米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时,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为了让大家真正吃上“定心丸”,镇政府还让公司交了一笔保证金。农民只需按照公司要求种植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市场风险。

  促农增收脱贫

  “玉米种子、化肥等都是公司送到家里来的,而且费用公司先垫资,关键是玉米价格有保障。”该镇马草村5社贫困家庭隆有红告诉笔者,他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母亲残疾,父亲多病,33岁的他必须在家照顾家人,无法外出打工。全家人就守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确实困难。为了脱贫,在镇干部的帮助下,他今年还接手亲朋好友的地,共种了12亩糯玉米。

  隆有红给笔者算了笔账,以前他种植普通的黄玉米,一亩只能收获干玉米800多斤,价格一般就1元的样子,一亩地最多能卖1000元。现在种植糯玉米,是连外壳一起卖湿玉米,一亩地能产3000斤,公司给的保底价是7角5分,一亩地能卖2000元,他的12亩地能卖2万多元,对他家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收入了。

  像隆有红这样的为了脱贫或脱贫巩固的种植户还有很多。据统计全镇有187户种植了订单玉米。

  促大户增收扩规

  永兴寺村罗道华是当地的一名种植大户,常年种植100余亩的普通玉米。当初开动员会时,他是全镇大户中第一个响应的,今年他将100余亩地全部改种为订单糯玉米。

  “今年种的玉米不仅产值比往年要翻一番,而且收获后的青玉米秆比起往年的干玉米秆,还可以饲养肉牛。”罗道华信心满满的告诉笔者,往年等收货了干玉米之后的玉米秆比较干,牛基本上不吃,也没什么价值。现在是青玉米秆,肉牛比较喜欢吃,而且营养高,这样他养殖的100头年就不用愁青饲料了。想比较,这样将减少他一笔饲养牛的成本,是一举两得地好事。

  罗道华说一亩地能产2000斤青杆,不仅够他的牛短期吃,他还打算将多余的青杆加工储存,这样肉牛全年都够吃了。

  此外,他还打算收集散户玉米秆加工外卖,这样不仅增加农户的收入,他还可以实现增收。目前加工设备已预订,将在玉米收获前建好加工厂。

  在这么好的政策下,在他的带动下,全镇有5户种植大户也相继改种订单糯玉米。

  做大“定心丸”

  该镇分管农业负责介绍,订单农业不仅价格有保障,而且种植技术有保障,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下一步该镇将在订单玉米的基础上发展订单中药材,将玉米与中药材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加农民的收入,将“定心丸”越做越大。(王嫚 董存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