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鼓起北镇农民钱袋子

日期:2016-05-30 08:32 作者: 来源:辽宁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年前的3340元增加到现在的1.38万元,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葡萄和蔬菜产业领先全省、叫响全国,已经发展成为东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葡萄鲜储基地以及东北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这些都源于我们全面培育和构筑了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惠及农民、主导全市的粮食、蔬菜、葡萄、畜禽、休闲农业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北镇市领导兴奋地告诉记者。

  “俺们之所以能有今天,全借了农业产业化的光。”在风景秀丽的葡萄之乡常兴店镇范屯村,北镇市常兴鸿远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七嘴八舌地对记者说。

  唐鹊的欣鑫工厂化种苗繁育场、王合的翠安蔬菜新品种蔬菜示范基地为推广新技术和引进繁育新品种起到了“打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高山子镇在棚菜发展起步时期,曾利用11个月时间,组织800多名党员干部召开会议458次,最长的会议达8个小时,最大规模达3000人,硬是靠宣传动员的手段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全市蔬菜产业重点乡镇。在高山子镇,北镇人给记者讲述了听起来挺传奇的故事。

  北镇市是辽宁西部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有农业人口41.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8.4%,农业收入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以上。

  如何让农民增收?如何让北镇发展?那就是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科学规划和制定具体的思路措施,坚持以产业规划为统领,高起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三区两园双覆盖,五业并举齐发展”的北镇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思路新鲜出炉。

  北镇科学实施了“三区两园双覆盖”的产业布局,突出建设西部山丘生态农业水果区、中部平原棚菜畜禽高效区、东部低洼优质水稻栽培区和沟帮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广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实现畜牧与林业大发展、全覆盖。紧紧扭住“五业并举齐发展”的产业重点,实施并形成了支撑北镇农业发展的粮食、蔬菜、畜禽、葡萄、休闲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同时确立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中国果蔬名县”的发展目标。

  循着农业产业化之路,北镇的农业产业化雪球越滚越大。在北镇,年加工转化能力100万吨、年产值32亿元的现代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年产300万吨、人均蔬菜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的现代蔬菜产业集群,产量达36万吨的现代葡萄产业集群,年生猪饲养量200万头、家禽饲养量4000万只、牛羊饲养量25万头的现代畜牧产业聚群,以青岩寺、医巫闾山国家级风景区等十大景区为牵动,以25处休闲观光农业为基础,形成了集果品采摘、赏花观景、购物娱乐、农业体验、湿地旅游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由此,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先进县、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纷纷被北镇收入囊中。

  北镇建成了省内第一个县级高标准农产品检测中心,强化产品检测、产品追溯,打造安全农产品品牌40余个,8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了标识化上市。高山子、窟窿台、五粮、中安等14个乡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东、南、西、北4个区域,有窟窿台蔬菜、沟帮子农产品、常兴店水果和大市葡萄四大冷链物流市场,对果蔬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商标,实现了全国联网、信息共享,做到了与全国大城市的超市直接对接,使北镇的果蔬产品远销全国,走向世界。

  “投资40亿元的窟窿台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有望年内开工建设,将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产地溯源体系、产品分割包装体系和网络交易结算体系,打造东北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大北农集团总投资20亿元,在东北地区设立的首批种猪饲养县域基地落户北镇,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采访临近结束,北镇人又爆出猛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