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全部种的是牧草,种了20多亩地,能收入七八万元,这比原来种麦子好太多了。”说到今年的收成时,甘肃岷县寺沟乡立林村农民李长平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县按照“立草为业、草畜结合、龙头带动、大户牵头、合作社组织、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以特色优质牧草推广种植和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特色草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精准发力,拓宽精准扶贫新途径,助推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岷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草场面积广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发展畜草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县把草畜产业列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力推广种植以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受得了农村群众的青睐。由于岷山红三叶和岷山猫尾草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是赛马的理想饲料,近年来不断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纷纷前来考察订货。通过不懈努力,该县畜草业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钥匙”。
“我们村从2003年开始种植猫尾草,去年全村干草的产量是2000吨,今年预计达到3000多吨。这几年,我们转变了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种草转变为草畜结合,现在全村的大牲畜有1700多头,羊有3000多只,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600元。”立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彩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