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走进喀喇沁旗南台子乡,映入眼帘的是:农田里辛勤忙碌的身影,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面,文化广场舞动的人群,甘甜的自来水流入心田……南台子乡的老百姓正在享受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时光。
“去年,我们村扩大了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哪家不收入个几万。这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今年,我还打算再多租几亩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现如今,看病也不用出村,离家不远就是文化活动室,这样的生活原来想都不敢想。”该乡李家店村村民王毅深有感触地说。
南台子乡按照“特色产业富民、城镇建设美乡、作风建设增效”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积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围绕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该乡自2014年以来,依托地方资源,马铃薯面积达到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发展食用菌17万袋,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不断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延伸了产业链条。新建三个薯类仓储窖,容量达到6万立方米,已仓储菜薯9000吨。新建金广源杂粮杂豆加工项目,已具备 5000吨加工能力。通过农村文化大讲堂举办特色种植技术培训、畜禽养殖培训等专题培训40多场次,共培训农牧民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以合作社带农户的合作模式,建设基础母牛养殖集中区1400亩、肉羊养殖集中区1300亩,建设棚圈面积1.8万平方米,肉羊总数达到5.69万只,肉牛总数达到1.1万头。在南台子村投资1200万元新建活畜交易市场,有效地推动了养殖产业发展。培育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58家,农牧业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扶贫效益大幅提升,设施农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南台子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十个全覆盖”、整村推进项目、农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在南台子村实施小巷硬化1万平方米,新建2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在新地村硬化通组公路8000平方米,新建农机合作社库棚400平方米。完善李家店村新农村建设后续工程,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室60平方米,小巷硬化1900平方米,硬化通组公路4900平方米。在南台子村和川心店村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600口人安全饮水问题,全乡各村建成“草原书屋”11个,藏书1万多册,为各村配备电脑和远程教育网络,文化阵地得到进一步强化,为村民提供了科技培训、文化生活、咨询生产信息等全面服务。
南台子乡把扶贫助困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组织开展了结对帮扶、捐资助残、救助孤儿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乡1386口低保人口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危房改造216户,有力保障了困难家庭生产生活。投资102万元,新建并维修乡敬老院房屋3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