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威市积极适应满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储备、使用力度,着力建设一支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推动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该市注重整体规划,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成立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体负责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组建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科技、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单位专业人员参加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乡土拔尖人才的评审选拔工作。通过人才选拔与职称评定相结合,使各类“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建立职责分明的责任制,组织、人事、农业、科技、教育、财政、扶贫、妇联等部门加强合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
该市按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建筑、服务、管理、营销、科技等类别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为各级用人提供准确信息。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市场,通过政府门户网、农业信息网、人社局就业中心、团市委劳动就业指导处等网络平台和服务中心,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人才需求信息。组建农业科技咨询团、政策法规咨询团、招商引资咨询团、市场营销咨询团等服务团体,到各乡(镇、街道)巡回服务。通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把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传送到农村实用人才手中。
该市注重培训辅导,提升农村实用人才能力素质。全市共组建28个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心,依托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两校”阵地,邀请科技人员和科研专家开设讲座、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让村(社区)“两委”干部分期分批轮流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设田间课堂等形式,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今年全市成功举办了农科样板培训班,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到市农业科技示范场、大型养殖小区参观学习农作物种植、水产和生猪养殖技术,全年开设特色产业班、种植养殖班、务工技能班、政策法律培训班100余期,培训人员超过2万人。以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户市场营销、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培训辅导。
注重宣传表彰,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该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广告牌等媒体,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经历、突出成绩、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注重用典型的创业史感染人,用典型的事迹打动人,对有特殊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表彰鼓励,激发拔尖人才的创业激情,营造“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对要求进步,思想政治觉悟高,本人志愿并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吸收他们入党,对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推荐担任村级组织负责人。两年来,共组织表彰农村各类先进人物4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